佛手瓜的意思、佛手瓜的详细解释
佛手瓜的解释
瓜名。又叫“隼人瓜”、“菜肴梨”。葫芦科,多年生草本,多作一年生栽培。叶浓绿,花黄色,瓜短圆锥形,形似佛手。原产 墨西哥 及 西印度群岛 ,我国冬季温暖地区有栽培。嫩瓜作蔬菜,块根可食用或作饲料。
词语分解
- 佛的解释 佛 ó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诵经、祈祷及供奉佛
网络扩展解释
佛手瓜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名称源于果实形状类似“佛手合十”的形态特征。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一、名称由来与别名
佛手瓜学名Sechium edule,因果实表面有5条纵沟,形似合十的佛手而得名。其别称丰富,包括合掌瓜、洋丝瓜、丰收瓜、安南瓜、寿瓜、隼人瓜等,不同地区叫法差异较大。
二、植物特征
-
形态
茎蔓生,具棱沟;叶为五角掌状叶,膜质;卷须粗壮,3-5分叉。果实倒卵形,淡绿色,表面有短硬毛和纵沟,单果重约300克。
-
生长习性
原产墨西哥及中美洲,喜温暖湿润环境,在我国江南地区广泛栽培(如云南、福建、广东)。花果期为7-10月。
三、营养价值与功效
佛手瓜被誉为“锌宝库”,每千克鲜瓜含:
- 锌:40毫克(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 维生素C:220毫克(抗氧化)
- 钙、磷、铁:500毫克、320毫克、40毫克
中医认为其可健脾和中、疏肝理气,辅助缓解消化不良及呼吸道问题。
四、起源与传播
1915年从美洲传入中国,早期作为观赏植物,后因适应性强、产量高(单株产瓜300-800个)成为南方重要蔬菜。
五、特殊习性
佛手瓜具“胎萌”现象,成熟后种子可在果实内直接萌发,因此播种时需使用完整瓜体。其块根富含淀粉,亦可食用或作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佛手瓜》是指一种瓜类植物,其果实呈手掌状,瓜皮外形独特,像是指甲用力弯曲形成的形状。下面是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佛手瓜的拆分部首:一部(犮)
- 佛手瓜的总笔画:20画
来源:
- 佛手瓜最早出现于中国,是一种独特的瓜类植物,因其形状特殊而得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手瓜被视为吉祥之物,常用于供奉和风水布置。
繁体:
- 佛手瓜的繁体字为「佛手瓜」。
古时候汉字写法:
- 没有特殊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例句:
- 我买了一颗新鲜的佛手瓜,准备做一道特色的菜肴。
组词:
- 佛手瓜可以组成词语:佛手瓜子、佛手瓜干等。
近义词:
- 佛手瓜的近义词包括:佛手果、佛手柑。
反义词:
- 佛手瓜暂无明显的反义词。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疑问,请随时告知!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