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的意思、黎元洪的详细解释
黎元洪的解释
黎元洪(1864-1928) : 北洋政府总统。湖北黄陂人。曾任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多次镇压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后,被推为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后当选为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1914年任参政院议长。袁世凯死后,他继任大总统,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被张勋驱走。1922年在直系扶持下,复任总统。次年又被直系驱走。后在天津病死。
词语分解
- 黎的解释 黎 í 众,众多:黎民。黎庶。 古通“黧”,黑色。 古国名。 姓。 笔画数:; 部首:黍;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姓名:原名黎秉经,字宋卿,后以“黎元洪”闻名。
- 籍贯:湖北黄陂(今属武汉市黄陂区)。
- 生卒:1864年10月19日出生于湖北,1928年病逝于天津,享年64岁。
二、生平与政治经历
-
早期经历
- 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入海军服役,参与中日甲午战争。
- 甲午战败后投靠张之洞,负责训练湖北新军,任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曾镇压革命党人。
-
辛亥革命时期
-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成为名义上的起义领袖。
-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后支持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
大总统任期
- 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1916-1917),但与国务总理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最终被张勋复辟事件牵连下野。
- 1922年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次年因直系内斗被迫辞职,退出政坛。
三、历史评价与称号
- 称号: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也是唯一两任大总统且三任副总统者。
- 争议性:早期镇压革命党,后期与北洋军阀博弈,政治立场常被视为被动妥协。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历史档案或学术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黎元洪
黎元洪是一个姓氏,同时也指代黎姓的一个特定人物。它的拆分部首是黑,共有19画。黎字的来源是从古代的人名演化而来,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在繁体字中,黎元洪的写法通常保持不变,仍然是「黎元洪」三个字的组合。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黎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写,都包含了「黑」的意思,代表着黑暗或黑色。这个字的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扩展成代表人名的姓氏。
以下是一个关于黎元洪的例句:
「黎元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与黎元洪相关的一些组词包括:黎姓、黎族、黎明等。
与黎元洪近义词的可能有:黎政、黎军、黎家等。
与黎元洪反义词的可能有:白元洪、白政、白军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