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美的泉水。澧,通“ 醴 ”。 唐 孟郊 《和钱侍郎甘露》:“忽见垂书跡,还惊涌澧源。”
“澧源”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形、地理及文化角度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澧”为形声字,从水豊声,本义指水名,即今湖南省澧水。《说文解字》注:“澧,水出南阳雉衡山,东入汝”,后特指湘西北的澧水干流。“源”指水流起始处,《礼记》有“犹水之有源”的表述,强调事物的根本起始点。组合成“澧源”,字面含义即“澧水的发源地”。
二、地理考据 据《水经注》记载,澧水源头有三:北源出自桑植县杉木界,中源出自八大公山,南源出自永顺县龙家寨。三源合流后形成澧水干流,故“澧源”在古籍中常作为地理专称,指代湘西澧水流域的核心区域。现代地理学考证,澧水源头坐标为北纬29°35′,东经109°45′,属武陵山脉腹地。
三、文化引申 在文学作品中,“澧源”被赋予人文意象。如唐代诗人刘禹锡《采菱行》云“澧源烟月泛舟时”,借水喻情,表达对自然与乡土的眷恋。明清方志《岳州府志》更将“澧源”视为湘楚文化的象征符号,与“沅芷澧兰”共同构成地域文化标识。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版)及《湖南省志·地理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版)等权威辞书。
“澧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澧源”指甜美的泉水,其中“澧”通“醴”(lǐ),意为甘美、甜美;“源”指水源或事物的根源。该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孟郊的《和钱侍郎甘露》:“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
文字本义
文学用例
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是其经典用例,以“涌澧源”形容甘露如甘泉般涌现,暗含对美好事物的赞叹。
地名用例
现代汉语中,“澧源”也作为地名使用,如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澧源镇”,此处“澧”指澧水,“源”指源头,合称即澧水发源地。
人名寓意
作为名字,“澧源”寓意丰富,象征“如水般充沛的生命力”或“心怀感恩、饮水思源”的品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地名信息,可参考古籍《全唐诗》或地方志文献。
暴鼓保殖被窝蹦蹦儿车存志丹凤朝阳耽恋蹈涉涤畅詄荡荡菧苨抖气蹲沓堕懈二十八调法宫圪挤格评勾唤瓜蒌管勾固辞贺监化鳞绛服骄堕吉丁精料禁蘌霁云觉非馈饎牢让裂变曼帛劘垒女神胖嘟嘟贫悴拼抢轻明青原取土坑日南至日旸山堂香水深耽生植神来气旺使物説兵机丝绵送吏危耸雾光五积六受吴山小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