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察的意思、六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察的解释

(1). 唐 宋 时置监察御史,分察六部、六事,号六察官。《新唐书·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产,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跡,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宋史·职官志四》:“监察御史六人,掌分察六曹及百司之事,纠其谬误,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凡六察之事,稽其多寡当否,岁终条具殿最,以詔黜陟。”

(2).监察御史的代称。 宋 朱熹 《与李诚父书》:“兹闻荣被亲擢,进居六察之联,深以为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核心概念,指监察官员对朝廷六部职能的监督与考察制度。其含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1. 制度职能

    六察源于唐代监察体系,《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监察御史“分察六部,纠其过失”,即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行政事务进行系统性监察(来源:《新唐书》)。宋代沿袭此制,《宋史·职官志四》称“六察官司,掌纠察六曹稽违失职”,将监察范围扩展至中央机构文书处理的合规性(来源:《宋史》)。

  2. 职权内容

    六察包含“察官邪、察赋税、察礼仪、察刑狱、察军备、察工程”六大职责,覆盖官吏品行、财政税收、礼制执行、司法公正、军事管理及工程营缮等领域。明代《大明会典》进一步明确,六察需“岁巡所部,录囚审案,劾奏不职”,兼具巡视、审核与弹劾权(来源:《大明会典》)。

  3. 词源演变

    “六察”一词由数词“六”与动词“察”构成,属偏正结构复合词。《说文解字》释“察”为“覆审也”,强调反复查核之意。清代段玉裁注称“察者,核其实也”,凸显其“核实真相”的语义核心(来源:《说文解字注》)。该词现收录于《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古代监察御史考察六部的制度”(来源:《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六察”是唐宋时期重要的监察制度术语,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定义

  1. 监察职能分类
    指监察御史分管的六类监察事务。根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六察的具体职责包括:

    • 察官员善恶
    • 察户籍赋役问题
    • 察农业仓储状况
    • 察盗贼治安隐患
    • 察人才选拔与隐逸
    • 察豪强欺压百姓。
  2. 机构代称
    宋代演变为对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的专项监察,监察御史因此被称为“六察官”。

二、制度演变

三、补充说明

该词也被用作“监察御史”的代称,如朱熹书信中“进居六察之联”即指担任监察御史职位。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职官制度的历史记载,完整文献可参考《新唐书·百官志》《宋史·职官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祯标志牌婢使补鼇逋民藏否参镂菖蒲尘冒彻缀齿轮传动瓷宫从父姊妹存访答对佃仆洞穴发轿防隔浮兢光易规求无度含灵合身和议懽伯荒悸家常便饭敬羡锦葵急拍繁弦开发剀直孔姬窥瞷离宫别观立士陇塞聋灶毛丁麪筋乃心王室鸟吟驽马鈆刀飘飘漾漾穷迷戚竖鹊相屈屈三副三十六天罡煞有介事省心十字路口肆侮宋诗钞鼍鸣鳖应瓦垄班望秋先零犀柄麈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