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兑的意思、借兑的详细解释
借兑的解释
借支。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七:“常平备凶荒,立法甚严,而米斛有以陈易新之条,州郡恃以借兑。”《文献通考·征榷六》:“尚书省言:‘……或以军期应办为名,輒行借兑拘截取拨者,乞依诸路州军通判已得指挥施行。’”
词语分解
- 借的解释 借 è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借用。借阅。借账。借据。借条。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借钱给人。 假托:借口。借端。借故。借代。借景。借喻。借题发挥。 依靠:凭借。借势。 还 笔画数:; 部首:亻;
- 兑的解释 兑 ì 交换:兑换(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兑现。汇兑(两地通过信件或电报交换款项)。 液体从一个容器注入另一个容器,一种东西搀到另一种东西里去:兑点热水。 八卦之一,代表沼泽。 直:“松柏斯兑”。
网络扩展解释
“借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借支,指暂时借用或预支款项或物资。以下为详细解释及背景信息:
1.基本释义
- 借兑(jiè duì)指通过借用或预支的方式获取资源,常见于古代财政或物资管理中。例如,宋代文献记载地方政府在紧急情况下会调用常平仓的储备粮,称为“借兑”。
2.历史背景与应用
- 古代财政管理:借兑常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如灾荒、军需),如《文献通考》提到“以军期应办为名,辄行借兑”,即因军事需要临时调用物资。
- 制度规范:宋代《清波杂志》记载,常平仓制度严格,但允许以陈粮换新粮,地方政府借此进行借兑。
3.与“兑”相关的延伸
- “兑”的含义:除交换、汇兑外,还指液体转移或八卦中的“泽”卦。但在“借兑”中,“兑”更偏向“支取”或“调用”之意。
4.现代使用
- 现代汉语中,“借兑”一词较少见,多被“借贷”“预支”等替代,主要用于历史或学术讨论中。
“借兑”是古代财政术语,核心含义为借支,常见于政府或机构临时调用资源的情景。其用法在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现代则逐渐被其他词汇取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借兑
《借兑》是一个汉字词,由借和兑组成。
部首和笔画
「借」的部首是「亻」,它有4画。而「兑」的部首是「儿」,它有7画。
来源
「借兑」是一个古代的金融术语,指的是借贷和还款的行为。它主要用于描述商业交易或借贷关系。
繁体
「借兑」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借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借兑」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其基本形态和意思保持不变。
例句
1. 他向朋友借兑了一笔钱,用于创办自己的企业。
2. 银行会核对借兑款项的记录,确保贷款的准确性。
组词
借贷、借款、借支、借款人、兑付、兑现、兑奖、兑换。
近义词
借贷、贷款、还款、偿还、借取等。
反义词
借出、贷出、归还、偿还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