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餔禄的意思、餔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餔禄的解释

享受俸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餔禄(bū lù)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以俸禄维持生计,常见于典籍中对官员或士人生活来源的描述。以下从字义、用法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餔(bū)

    • 本义指申时(下午3-5点)进食,引申为“食”“受食”。
    • 《说文解字》释:“餔,日加申时食也。”后通“哺”,表供养之意。
    • 典籍用例:

      《庄子·渔父》:“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其中“餔”暗含受食于禄之意(详见王先谦《庄子集解》)。

  2. 禄(lù)

    • 指古代官吏的薪俸,如《周礼·天官·大宰》载:“以八则治都鄙……四曰禄位,以驭其士。”

二、复合词“餔禄”的涵义

典籍用例:

  1. 《荀子·尧问》:

    “餔禄天下者之纲纪也。”

    指君主以俸禄维系天下秩序,体现“禄”作为治理工具的功能(详见王先谦《荀子集解》)。

  2. 《汉书·货殖传》:

    “餔禄无为,而万物自化。”

    描述官员依俸禄行事,不妄为而达自然治理之境(详见颜师古注《汉书》)。


三、语义关联与演变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餔禄”词条释为“食禄,受俸禄”,引《荀子》《汉书》为证。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餔”通“哺”,释义侧重“以禄为生”的生存状态。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详析“餔”的时令饮食本义及引申脉络。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或权威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

网络扩展解释

“餔禄”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字义和语境分析:

  1. 字义分解:

    • 餔(bū):本义指“申时食”(下午的加餐),引申为“进食”,如《说文解字》注“餔,申时食也”。也通“哺”,如“餔子”即哺育幼儿。
    • 禄(lù):指古代官员的俸禄、福气,如《周礼》中“禄位”指官职与俸禄。
  2. 组合含义:

    • 字面可理解为“以俸禄为食”,即依靠官俸生活,类似“食禄”。例如官员仰赖俸禄维持生计的状态。
    • 若“餔”通“哺”,则可能引申为“养育之福”,暗含福泽绵长之意。
  3. 使用注意:

    • 该词未见于常见古籍,可能是生僻用法或特定文献中的表述,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 不排除存在通假、异体字或传抄误差的可能(如“餔”或为“補”“餢”等字的变体)。

建议:若该词出自具体文献,可提供原文段落以便更精准解读;若无上下文,则需谨慎使用此词,优先考虑常见近义词(如“俸禄”“食禄”)。

别人正在浏览...

剥复之机奔离并邻材力蚕禁朝婚程効持满宠昵楚豆眈眈吊挽舵杆堕休粉佛罗里达半岛刚獝含梗欢忻鼓舞化胎翬飞縠屐俭府将军佩静堂境象继念济世就试桔柏渡苴茅隽老铿拊枯废狼汤渠烂漫灵幽露一手扪摸镊工曝书见竹锲核惬气轻财好义庆祥穹显弃妻入冬神龙身受设粥诗屋衰涕疏狠素绢太阳穴頽垣废址驮鸟帷箔不修枵然消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