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被丈夫遗弃的妻子。 汉 马融 《长笛赋》:“於是於臣、逐子、弃妻、离友, 彭 、 胥 、 伯奇 , 哀姜 、 孝己 ,攒乎下风,收精注耳。” 汉 祢衡 《鹦鹉赋》:“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2).丈夫遗弃妻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汉肇手摹》:“今细民弃妻,无论能书与不能书,皆仍手摹之习。”
“弃妻”是一个汉语词汇,包含两层含义:
1. 名词含义(被遗弃的妻子)
指被丈夫单方面遗弃或离弃的女性。该用法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马融《长笛赋》中提到的“弃妻”与逐子、离友并列,形容离散的悲剧人物。唐代诗词中也常见类似表达,如“弃妇”一词(见),均用于描述婚姻中被动的受害者角色。
2. 动词含义(遗弃妻子的行为)
指丈夫主动抛弃妻子的行为。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当时民间离婚需手写文书,说明“弃妻”作为行为在历史上存在制度痕迹。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批评对婚姻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提到的“因嫌弃妻子而离婚”案例。
使用场景与情感色彩
相关词汇
“弃妇”为近义词,但“弃妻”更侧重婚姻关系中的具体行为或身份,而“弃妇”可泛指被遗弃的女性,语义范围更广。
弃妻是指丈夫抛弃妻子,将婚姻关系断绝的行为。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女字旁(女)和犬字旁(犭),总共有12画。来源于古汉语词汇中的描述性词语。
在繁体字中,弃妻的写法为棄妻。在古时候,汉字写法有所不同,有的是以形象的图画表达含义。弃妻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是“厎妻”,其中“厎”指丢弃。
例句:
1. 他为了追求自由,毅然弃妻离家。
2. 弃妻抛子的男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组词:
1. 弃家:抛弃家庭。
2. 弃学:中途放弃学业。
3. 弃权:放弃争取权益或职权。
近义词:
1. 抛妻:抛弃妻子。
2. 丢妻:丢弃妻子。
反义词:
保妻:保持和照顾妻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