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纳的意思、聘纳的详细解释
聘纳的解释
谓以礼娶亲。古代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聘指问名,纳指纳征,亦称纳币。《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紱絻而亲迎,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所以明慎聘纳,详求淑哲。” 李周翰 注:“聘,问;纳,取也。”《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聘纳则无,市一婢耳。”
词语分解
- 聘的解释 聘 ì 访问:聘问(古代指代表国家访问友邦)。通聘。聘使往来。 请人担任职务:聘书。聘用。聘请。招聘。 定婚或女子出嫁:聘礼(彩礼)。聘金。聘姑娘。 笔画数:; 部首:耳; 笔顺编号:
- 纳的解释 纳 (納) à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享受:纳福。纳凉。 缴付:纳税。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姓。 缴出吐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聘纳,作为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成它的单字“聘”与“纳”的本义及结合后的引申义来理解,特指中国古代婚姻礼仪制度中的重要环节。
-
字义分解与结合:
- 聘 (pìn): 本义指探问、访问,引申为请人担任职务(聘请),在婚姻语境中特指男方遣媒人向女方提亲、定亲。《说文解字》释“聘”为“访也”。在“六礼”中,“聘”主要指“纳采”(提亲)和“问名”(询问女方姓名生辰)。
- 纳 (nà): 本义指收入、接受、容受,引申为交付、致送。《说文解字》释“纳”为“丝湿纳纳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入皆曰纳”。在“六礼”中,“纳”主要指“纳吉”(送定亲礼物)、“纳征”(送聘礼)和“请期”(商定婚期)。
- 结合义: “聘纳”合称,核心含义即指男方依照礼仪向女方提亲并致送聘礼的整个过程,是古代缔结婚姻关系的关键步骤,标志着婚约的正式确立。
-
在婚姻制度中的具体指代:
- 指代“六礼”中的核心环节: 中国古代婚姻礼仪有“六礼”之说(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聘纳”一词常用来概括其中以男方主动致送为核心的前几个环节,特别是纳采(提亲)和纳征(送聘礼)。它代表了男方家庭对女方的尊重和诚意,以及婚姻契约的正式达成。
- 等同于“纳征”: 在更狭义和常用的语境下,“聘纳”特指“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也称“纳币”)。这是男方在女方答应婚事后,向女方正式赠送聘礼(通常包括钱币、布帛、首饰等财物)的仪式。女方接受聘礼后,婚约即告成立,具有法律效力。《礼记·昏义》载:“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 可见“纳征”(聘纳)是婚姻成立的关键标志。
- 象征意义: “聘纳”不仅是物质交换,更是社会关系和契约的象征。它体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制要求,是双方家庭联姻的公开宣告。
-
总结定义:
聘纳,指中国古代婚俗中,男方依照礼仪向女方提亲并致送聘礼以确定婚约的仪式或过程。其核心在于“纳征”,即正式交付聘财,是婚姻关系确立的重要标志。
引用参考:
- 关于“聘”字本义及引申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释“聘”为“访也”。
- 关于“纳”字本义及引申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释“纳”为“丝湿纳纳也”;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对“纳”的引申义有详细注解。
- 关于“六礼”及“纳征”的具体内容与意义:戴圣编纂,《礼记·昏义》(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明确记载了“纳征”的仪式及其作为婚姻成立标志的作用(“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
- 关于“聘纳”在婚姻制度中的指代与应用:古代类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及历代礼书、史书、律法(如《唐律疏议》)中均有对婚姻礼仪“聘纳”环节的记载和论述,体现了其在传统社会中的规范性与重要性。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婚姻制度”、“六礼”等条目亦有相关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聘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pìn nà,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婚姻礼仪中的特定环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聘纳指以礼娶亲,是古代婚姻制度“六礼”中的关键步骤。其中:
- “聘” 对应“问名”,即男方通过媒人询问女方姓名及生辰八字以占卜吉凶。
- “纳” 对应“纳征”,即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正式确定婚约(亦称“纳币”)。
2.古代婚姻“六礼”
聘纳属于传统婚姻仪式的组成部分,具体包含六个环节:
- 纳采:男方提亲并赠送礼物。
- 问名(聘):询问女方姓名、生辰。
- 纳吉:占卜双方八字是否相合。
- 纳征(纳):正式送聘礼,确立婚约。
- 请期:商定婚期。
- 亲迎:新郎迎娶新娘。
3.文献出处与用法
- 《淮南子·泰族训》提到:“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 强调聘纳仪式对规范婚姻的重要性。
- 《后汉书·皇后纪论》中“明慎聘纳,详求淑哲”一句,指帝王选后需遵循礼仪,审慎完成聘纳过程。
4.相关说明
- 同义词:可结合“纳采”“纳征”等词理解。
- 现代适用:如今“聘纳”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实际婚姻流程已简化。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引用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淮南子》《仪礼》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北匈奴便计草本宸纶穿掘弹诘墩堠废气封发冯宫干嗌高门邗水荷衣侯门桓楹锪钻瓠犀渐营脚法寂漠击折具造连春连江旒缀没搭撒门枋眇默闽派内噬鸟径奴产子迁风倾匮侵灭穷絶趋织曲子疏惶溯端竟委螳臂当车藤条调良稳泛跳竈王铁英突骑吐珠玩儿不转忘却绾束闱战诬説狭劣嫌长道短相戛向事乡问小清明歇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