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红润的脸色。 唐 白居易 《赠言》诗:“二十方长成,三十向衰老。镜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
“桃李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桃李色”比喻人红润健康的脸色,通常用于形容年轻或气色良好的状态。该词由“桃李”(指桃花和李花,象征鲜艳色彩)与“色”(脸色)组合而成,通过自然意象传递面部血色饱满的视觉效果。
二、出处与文学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赠言》诗:“二十方长成,三十向衰老。镜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诗句以“桃李色”形容青春盛年的红润面容,同时感叹美好容颜易逝。
三、用法与特点
总结
“桃李色”以桃李的鲜艳色彩为喻体,生动描绘了健康红润的面色,兼具诗意与画面感。其文学渊源可追溯至唐代,是汉语中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人体美的典型词汇。
《桃李色》是一个成语,它指的是年轻人的容貌和风貌。它用来形容年轻人貌美而吸引人,给人以青春和生机的感觉。
《桃李色》的拆分是:桃(tuó)+ 李(lǐ)+ 色 (sè)。
它的部首是“艹”和“木”,分别是“艸”和“木”。
它的总笔画数是15画,分别为“丨、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丨、一、一、一”。
《桃李色》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在《孟子·梁惠王上》一篇中,有一句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桃李色而大嚼其实。”这里的“桃李色”原本是用来形容人的美丽和出众。
桃李色的繁体字是“桃李色”。
在古时候,桃李色的汉字写法和现在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变化。
1. 他年轻有朝气,真是一抹桃李色。
2. 她的容貌和气质都透着桃李色,令人难以忘怀。
1. 桃色:指性爱、色情相关的事物。
2. 李花:指李树开花时的景象。
1. 冰肌玉骨
2. 花容月貌
3. 倾国倾城
1. 凋零黯淡
2. 暗淡无光
3. 刀馒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