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狡诈阴险。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 延龄 尤狡险,判度支,务刻剥聚敛,以自为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权臣述史》:“其倾危狡险,颠倒是非,亦已极矣。” 陶成章 《浙案纪略》附录《江督苏抚会奏平枭电》:“ 夏竹林 凶悍狡险,专事抢杀。”
“狡险”是汉语中一个复合形容词,由“狡”与“险”两个语素构成,多用于形容人性或行为特征。根据权威词典释义及文献用例,其含义可分为以下层次:
核心语义
“狡”指狡猾、诡诈,《说文解字》释为“少狗也”,后引申为“狯诈”;“险”本义为地势不平,后衍生出“阴险、恶毒”的抽象含义,如《玉篇》注“险,恶也”。二者结合后,“狡险”强调狡猾且心怀恶意的双重特质,例如《明史·奸臣传》中形容严嵩“性狡险,善伺帝意”。
语用特征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描述人物性格或行为动机的隐蔽危害性。例如:“此人表面谦和,实则狡险异常,常以言辞陷阱陷害同僚。”(仿《资治通鉴》叙事风格)
近义与反义
近义词包括“奸诈”“阴险”“诡谲”,反义词为“敦厚”“坦荡”“淳朴”。
词源考据
“狡险”属并列式复合词,最早见于唐宋文献,如《全唐文·卷三百五》载:“(李林甫)狡险盈怀,蔽主聪于帷幄。”其构词法符合古汉语中“同义复用”的强化表达规律。
“狡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顺宗实录》《野获编》等文献原文。
白霜霜宾萌茀星猜想长汤屋捶掠卒中担肩胛盗首点饥番滚滚風躅改教盖臧干碍刚才感慨系之官封猓猓缰勒践土检择京洛金罂鸠车旧人棘榛觉皇濬瀹考核空投空头话襕带朗格楞严会鍊火廉人疗贪礼辟六六鱼瞀乱面目木阁赧色凝云平圜钤制七单穷幽伤亡社木砦射雉戏事意树人署置铁鞋踏破题目脱乱危绝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