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韬钤的意思、韬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韬钤的解释

(1).古代兵书《六韬》《玉钤篇》的并称。后因以泛指兵书。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赵蕤 者, 梓州 盐亭县 人也,博学韜鈐,长於经世。”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宋令文 、 彭博通 徒鬭气力,而不习韜鈐。”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一班儿晓夜习韜鈐,磨新剑,著先鞭,估量着直捣到 长山 、 黑水 边。”

(2).借指用兵谋略。 唐 张说 《将赴朔方军应制》诗:“礼乐逢明主,韜鈐用老臣。” 清 王韬 《拟上当事书》:“ 湘 军、 淮 军夙称劲旅,统兵大员皆身经百战之名将,久嫺行阵,深諳韜鈐。”

(3).借指武将。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凡縉绅之家,韜鈐之族……概无诛求,以示宽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韬钤(tāo qián)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合成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指兵器套与锁钥

    “韬”原指弓、剑的套子(如弓韬、剑韬),引申为“隐藏、收敛”;“钤”指锁具或关键,象征“掌控、约束”。二字结合,字面指兵器的收纳工具,暗喻对军事力量的收放控制。

    来源:《汉语大词典》释义参考。

  2. 核心引申义:兵法谋略

    古代文献中,“韬钤”特指用兵的谋略与兵法,如《宋史》载“深晓韬钤”即精通军事策略。此义项强调对战争艺术的系统掌握,涵盖战术布局、兵力调度等。

    来源:古代兵书及史籍用例,如《武经总要》。

  3. 抽象扩展:泛指深藏不露的才智

    衍生为隐藏才能、不露锋芒的处世智慧,如“胸藏韬钤”形容人有谋略而不张扬,体现道家“守拙”思想。

    来源:古典文学中的隐喻用法(如明清小说)。


二、文化背景与使用场景


三、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属书面语,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

  1. 历史、文学研究;
  2. 成语或固定搭配(如“韬钤秘术”);
  3. 强调传统谋略的语境。

参考来源:

释义综合自《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及权威古籍语料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主要收录于《宋史》《武经总要》等典籍。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或专业辞书电子版(如“汉典”网收录的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韬钤”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tāo qián,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 本义
    指古代兵书《六韬》和《玉钤篇》的合称。这两部典籍被视为军事理论的重要著作,后逐渐成为兵书的代称。

  2. 引申义

    • 用兵谋略:如唐代张说诗句“韬钤用老臣”,即指运用军事策略。
    • 代指武将:因兵书与军事相关,也借以指代擅长军事的将领。
  3. 字义解析

    • 韬:原指弓剑的套子,引申为隐藏(如“韬光养晦”)或谋略(如“韬略”)。
    • 钤:本义为印章或锁具,后延伸指兵法要领。

示例用法:
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提到“博学韬钤”,即称赞某人精通兵法谋略。

别人正在浏览...

暴怒蹩曳尘腻刀砧杀吊子定衣队友恩重如山祓禊黼帟歌梁构谮贯口孩子行浊言清阖界花花柳柳黄粮花说柳说监生九光履挤拥攫窃隽秀老鷄头雷咆流丸盲肠孟飨描鸾刺凤木堇年轻力壮鸟谭偏国偏滥乞邻情分卿卿情深友于倾摇懈弛去失热带鱼柔毫褥柔穰洒落商洛四时舞袒肩檀维天机不可泄漏天醉提奬同心如意颓沱想不到香童小贩销金西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