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购买癖英文解释翻译、购买癖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oniomania

分词翻译:

购买的英语翻译:

buy; detriment; purchase
【经】 buy; purchase; purchases

癖的英语翻译:

addiction; hobby; weakness for
【医】 craving; habit; impulsion

专业解析

"购买癖"(Compulsive Buying Disorder)是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交叉领域的重要概念,指个体反复出现无法克制的购物冲动,并伴随显著的心理困扰及社会功能损害。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对应"oniomania",源自希腊语"onios"(出售)和"mania"(狂热),其诊断标准需符合以下特征:

  1. 病理性消费模式:患者每周至少花费4小时进行强迫性购物,持续半年以上,且购物行为与实际需求无关(《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该行为模式符合冲动控制障碍的临床特征,与普通购物冲动存在本质区别。

  2. 神经生物学机制: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导致决策能力受损,多巴胺奖赏系统过度激活,使患者在购物时产生类似药物成瘾的快感(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22)。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显示,患者在购物决策时伏隔核活跃度较常人高出30%。

  3. 社会文化诱因:社交媒体营销通过"恐惧错过效应"(FOMO)加剧症状,电商平台的即时满足机制使强迫购物发生率较实体购物场景提升2.3倍(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2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2024年移动支付普及率达92%,与强迫购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4. 鉴别诊断标准:需与躁狂发作的过度消费区分,前者呈持续性而后者呈阶段性。诊断须排除物质滥用、双相情感障碍等共病因素(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3)。标准评估工具包括爱德华强迫性购买量表和耶鲁-布朗强迫购物量表。

网络扩展解释

购买癖(购物癖)是一种以过度、失控的消费行为为特征的心理障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归属

  1. 心理障碍分类
    购物癖被归类为冲动控制障碍或成瘾行为,属于精神疾病范畴。其核心特征是无法抑制的购物冲动,即使行为已造成负面后果(如负债、家庭矛盾)仍无法停止。

  2. 与普通购物的区别
    普通购物以满足需求为目的,而购物癖患者更关注购物带来的短暂快感,而非商品实用性。

二、典型表现

三、成因分析

  1. 心理因素:与情绪调节异常相关,如长期压力、情感缺失或自我价值感低下。
  2. 社会因素:便捷的支付方式(如信用卡、分期付款)和网络购物环境加剧冲动行为。
  3. 生理机制:大脑奖赏系统异常,购物时多巴胺分泌产生类似成瘾的快感。

四、应对建议

若症状已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精神科医生帮助。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本质区域不耐热的沉甸甸醋酸里哪酯骶髋关节炎顶点动态处理系统对话打印机非对称关系橄榄油甘露糖醇六乙酸酯谷胶酪蛋白国民生产货币总值胶体当量卡雷-福斯特电桥唠唠叨叨地讲鲁前列醇明视觉尿囊动物拟柯托皮硷普通警察缺点世界时间收帐外国投资者微亨微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