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淬火英文解释翻译、高频淬火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high-frequency quenching
分词翻译:
高频的英语翻译:
high frequency
【电】 hf; high frequency
淬火的英语翻译:
quench
【计】 hardening
【化】 hardening; quench; quenching
【医】 quenching
专业解析
高频淬火(High-Frequency Induction Hardening)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快速加热,随后急速冷却(淬火)的热处理工艺。其核心目的是在工件表层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的马氏体组织,同时保持心部原有的韧性和塑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术语定义
- 中文: 高频淬火
- 英文: High-Frequency Induction Hardening (或 HF Induction Hardening)
- 核心原理: 将工件置于通有高频交流电(通常频率在50kHz至500kHz)的感应线圈内,利用电磁感应效应在工件表层产生强大的涡流和磁滞损耗,使表层在极短时间内(几秒)达到奥氏体化温度(Ac3以上),然后立即喷淋冷却介质(如水、聚合物溶液或油)进行淬火。
二、工艺特点
- 选择性加热: 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使热量集中在工件表面极薄层(深度可控,通常0.5-5mm),心部几乎不受热影响。
- 效率高、变形小: 加热速度快(可达每秒数百摄氏度),热影响区窄,工件整体变形和氧化倾向显著低于整体淬火。
- 硬度与耐磨性: 表层获得高硬度(如HRC 55-65),显著提高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 心部韧性保留: 心部保持原始组织(如珠光体、铁素体或调质态),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三、典型应用
- 需表面耐磨的零件: 齿轮齿面、轴颈、凸轮、导轨、销轴、链轮齿、工具刃口等。
- 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 曲轴、转向节、半轴等汽车关键部件。
- 材料: 主要用于中碳钢(如45钢)、中碳合金钢(如40Cr)、铸铁等可淬硬材料。
四、关键参数控制
- 频率: 决定加热深度(频率越高,加热深度越浅)。
- 功率密度: 影响加热速度。
- 加热时间: 确保达到所需奥氏体化温度和深度。
- 冷却介质与方式: 影响淬硬层组织和硬度,需避免开裂。
五、参考来源
- 《材料科学大辞典》:对感应加热原理及淬火工艺有权威定义。
- 《金属热处理工艺学》(高校教材):详细阐述高频淬火工艺参数、组织转变及应用实例。
- ASM Handbook, Volume 4: Heat Treating:国际权威手册,涵盖感应淬火技术标准与实践(ASM International出版)。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发布相关技术指南与行业标准。
(注:因未搜索到具体可引用的网页链接,以上来源为公认权威出版物及机构名称,符合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高频淬火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对金属零件表面进行快速加热并淬火的工艺,属于感应加热表面热处理的范畴。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基本原理
-
感应加热与集肤效应
通过高频交流电(通常10kHz以上)在感应器内产生交变磁场,使工件表面形成感应电流。由于电流的集肤效应,热量集中在表层(0.5-2.5mm),而心部温度基本不变,实现表面快速加热至800-1000℃。
-
淬火过程
加热后立即进行冷却(如水或油),使表面形成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而心部保持原有韧性和强度。
二、频率与淬硬层关系
- 高频(>10kHz):淬硬层浅(0.5-2.5mm),适用于中小零件如齿轮、小轴类。
- 中频(1-10kHz):淬硬层较深(2-10mm),适合大轴类或大模数齿轮。
- 工频(50Hz):淬硬层最深(10-20mm),用于大型轧辊等。
三、应用特点
- 适用材料:中低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如45钢、40Cr),不适用高碳高合金工具钢。
- 优势:
- 表面高硬度、耐磨,心部韧性好;
- 局部加热减少变形,节能高效。
- 典型应用:齿轮、轴类、凸轮等需承受摩擦或交变应力的零件。
四、与其他淬火工艺对比
高频淬火与中频淬火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流频率及淬硬层深度,后者适用于更厚或更大的工件。
如需完整技术参数或具体工艺案例,可参考搜狗百科及科易网的详细说明。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膀胱顶佛辩证程序可寻址时钟迟签日期动态磁芯存储器分配对流涡胞风挡调整臂更加构造特点管理心理学国际竞争性招标汉勒氏细胞含钯的间氯酚加速作用机能错乱的竞争性费率进化定律急性脓性滑膜炎基于事实的数据分析矿泉结石兰尼氏镍立体图象立体专一性六价钨的女执行人汽巴弄黄筛网印花四氢化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