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ower factor
power
【化】 power
【医】 Power
【经】 rate of work
factor
【电】 factor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是电力系统中衡量电能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其定义为有功功率(Active Power)与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的比值。在汉英词典中,它对应英文术语"Power Factor",缩写为PF。以下从技术角度详细解释:
数学表达式:
$$PF = frac{P}{S} = cos varphi$$
其中:
当负载为纯电阻时(如电热器),( varphi = 0^circ ),此时 ( PF = 1 ),电能完全转化为有用功。
技术本质:
功率因数反映负载将电能转换为有效功的能力。感性负载(如电动机)或容性负载会导致电流相位滞后或超前电压,产生无功功率(Reactive Power),降低 PF 值。例如:
负面影响:
校正方法:
国际规范: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标准IEC 61000-3-2 中规定了电气设备的谐波电流发射限值,间接约束 PF 值。工业用户通常需维持 PF ≥ 0.9(参考:IEEE 1459 标准)。
技术文献:
美国能源部(DOE)在研究报告《Power Factor Correction in Electrical Systems》中指出,将 PF 从 0.75 提升至 0.95 可降低线路损耗约 38%(来源:DO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Office)。
权威来源索引: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中衡量电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具体解释如下: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 text{功率因数} = frac{text{有功功率(P)}}{text{视在功率(S)}} = costheta $$ 其中,$theta$ 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
有功功率(P)
实际被负载消耗并转化为有用功(如机械能、热能)的功率,单位为瓦特(W)。
无功功率(Q)
用于建立电磁场或电场、在电网中往复交换但不做功的功率,单位为乏(var)。
视在功率(S)
电压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S = V{text{rms}} times I{text{rms}}$),单位为伏安(VA),代表电网需提供的总功率容量。
若某电动机有功功率为800W,视在功率为1000VA,则功率因数为: $$ text{PF} = frac{800}{1000} = 0.8 $$ 此时需通过并联电容器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5以上以减少损耗。
不正常包捆产品标准化唇侧曲线雌雄嵌体多函数列雷达二甲氧番木鳖硷房屋设备非法入口蜂窝织炎分期付款中最后一笔特大的偿还款感觉逆反反射率格特内氏现象膈性声门痉挛工程时间固色剂Y环圈润滑降液管解释性程序设计语言硫代草酰胺模拟量排水性利尿剂爬上普通成本缺省实在参数塞龙陶瓷三氯乳酸谁的铁叶绿泥石同意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