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公断条款英文解释翻译、公断条款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arbitration clause

分词翻译:

公断的英语翻译:

arbitrate; arbitration
【经】 arbitrage; arbitrate; arbitration

条款的英语翻译:

article; clause; item; provision; term
【化】 article; item
【经】 article; clause; ordinance; provision; stipulation

专业解析

公断条款(英文:Arbitration Clause),在汉英法律词典中通常指合同中约定将未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给独立第三方(仲裁机构或仲裁员)进行裁决的特定条款。其核心含义与法律效力如下:

  1. 定义与法律性质

    公断条款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约定在合同履行中产生争议时,不通过法院诉讼,而是提交至双方认可的仲裁机构或仲裁庭进行审理并作出终局裁决。该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一经有效订立,即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条)。

  2. 核心特征

    • 自愿性:需双方合意订立,不得强制。
    • 排他性:约定仲裁后,争议通常不可再诉至法院(特定法定情形除外)。
    • 终局性:仲裁裁决一般为终局,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仲裁法》第9条)。
    • 保密性:仲裁程序及结果通常不公开,区别于法院审判。
  3. 条款内容要素

    完备的公断条款通常包含:

    • 仲裁意愿的明确表述(如“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仲裁”)。
    • 仲裁机构名称(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等)。
    • 仲裁地(进行仲裁的城市或地区)。
    • 仲裁规则(适用该机构的特定规则)。
    • 仲裁语言(如中英文双语)。
    • 仲裁员人数及选定方式(如独任仲裁员或三人仲裁庭)。
  4. 法律依据与权威参考

    中国法律体系下,公断条款的效力及执行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1995年施行,2017年修正)。该法明确了仲裁协议的形式、独立性原则(即合同无效不影响仲裁条款效力,第19条)及裁决的执行程序。

    国际层面,《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为跨境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提供了法律框架,中国于1987年加入该公约。

  5. 实践意义

    公断条款因其高效、专业、保密等特点,在国际贸易、投资、工程建设等商事合同中广泛应用。当事人选择仲裁时,应确保条款表述清晰、要素完整,避免因约定不明导致条款无效或程序拖延(如未明确仲裁机构可能引发管辖权争议)。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公断条款”是合同中约定通过第三方裁决解决争议的条款,通常指仲裁条款。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核心含义

2.法律效力与特点

3.适用范围

4.与其他条款的区别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合同中的公断条款拟定,可参考(仲裁条款范例)或(术语近义词解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剥夺自由权变换设备表面配置不全裂草地霉素常闭阀大概单纯性肥大骶骨旁的动脉导管索多总线处理机菲奥卡斯氏孢子染剂分叶卵巢扶桑付现制造成本冈比亚甘松属光电子二极体胍醛树脂鬼子甲基吐根酚亚硷可检索的平板式换热器青矾日志读出器声震水刀水平力微型盒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