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革计数器英文解释翻译、盖革计数器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Geiger counter
分词翻译:
盖的英语翻译:
about; annex; canopy; casing; cover; lid; shell; top; build
【化】 cap; cover; lid
【医】 cap; coping; operculum; roof; tegmen; tegmentum; veil
革的英语翻译:
change; hide; leather; transform
【化】 leather
计数器的英语翻译:
tally
【计】 C; counter; counting device; CT
【化】 counter; telltale
【医】 counter; counting-meter
【经】 tally register
专业解析
盖革计数器(Geiger counter),又称盖革-米勒计数器(Geiger-Müller counter),是一种用于探测电离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γ射线)的常用便携式仪器。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辐射在特定气体中引发的电离效应来产生可测量的电脉冲信号。
详细解释:
-
工作原理(Working Principle):
- 仪器核心是一个密封的金属管(盖革管),内部充有低压惰性气体(如氩气、氖气)和少量猝灭气体(如卤素蒸气或有机气体)。
- 管内包含一个中心阳极丝(正极)和管壁阴极(负极),两者之间施加高电压(通常在400-900伏特)。
- 当电离辐射(如一个β粒子)进入管内,会与气体分子碰撞,使气体分子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 在强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向阳极加速运动。获得足够能量的电子会进一步电离更多气体分子,产生“雪崩”效应(即汤森放电)。
- 这种雪崩效应在阳极附近产生一个短暂、可测量的电流脉冲。
- 猝灭气体的作用是吸收光子并抑制二次电子发射,使每次放电迅速终止,为探测下一个辐射粒子做好准备。
- 电子设备(定标器)会记录这些脉冲的数量,并以计数率(如每分钟计数CPM或每秒计数CPS)或剂量当量率(如微西弗/小时 μSv/h)的形式显示。
-
核心组件(Key Components):
- 盖革管(Geiger-Müller Tube): 探测辐射的核心传感器。根据探测的辐射类型(α, β, γ)不同,管壁材质(如薄云母窗用于α/β,金属壁用于γ)和设计有所区别。
- 高压电源(High Voltage Supply): 为盖革管提供工作所需的高电压。
- 脉冲处理电路(Pulse Processing Circuitry): 放大、整形盖革管输出的微弱脉冲信号。
- 计数显示(Counting Display): 显示计数率或剂量率。
- 扬声器/蜂鸣器(Speaker/Buzzer): 将每个脉冲转换为可听见的“咔嗒”声,提供直观的辐射存在指示。
-
主要应用(Applications):
- 辐射监测(Radiation Monitoring): 检测环境、工作场所、个人或物体表面的放射性污染水平。
- 核安全与安保(Nuclear Safety and Security): 用于核设施、边境口岸、废金属回收等场所的放射性物质筛查。
- 地质勘探(Geological Prospecting): 寻找放射性矿物(如铀矿)。
- 教育与研究(Education and Research): 用于物理实验教学和基础辐射探测研究。
- 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 在核事故或放射性散布装置事件中快速评估辐射水平。
-
特点(Characteristics):
- 优点: 灵敏度高(尤其对β和γ射线)、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便携、操作简便、输出信号强(易放大和计数)。
- 缺点:
- 无法区分辐射类型和能量(所有脉冲幅度基本相同)。
- 存在“死时间”(Dead Time):每次放电后需要一段时间恢复(约100微秒),在此期间无法探测新粒子,在高计数率下会导致计数损失。
- 对低能γ射线和X射线的探测效率较低(管壁吸收)。
- 对α粒子的探测需要特殊设计的薄窗管,且α粒子穿透能力弱,无法穿透管壁。
汉英术语对照(Chinese-English Glossary):
- 盖革计数器 (Gài gé jìshùqì): Geiger counter
- 盖革-米勒计数器 (Gài gé-Mǐlè jìshùqì): Geiger-Müller counter (GM counter)
- 电离辐射 (Diànlí fúshè): Ionizing radiation
- α粒子 (Alpha lìzǐ): Alpha particle (α-particle)
- β粒子 (Beta lìzǐ): Beta particle (β-particle)
- γ射线 (Gamma shèxiàn): Gamma ray (γ-ray)
- 盖革管 (Gài gé guǎn): Geiger-Müller tube (GM tube)
- 猝灭气体 (Cùmiè qìtǐ): Quenching gas
- 阳极 (Yángjí): Anode
- 阴极 (Yīnjí): Cathode
- 雪崩效应 (Xuěbēng xiàoyìng): Avalanche effect / Townsend discharge
- 计数率 (Jìshù lǜ): Count rate (e.g., Counts Per Minute - CPM, Counts Per Second - CPS)
- 剂量当量率 (Jìliàng dāngliàng lǜ): Dose equivalent rate (e.g., microSievert per hour - μSv/h)
- 死时间 (Sǐ shíjiān): Dead time
- 辐射监测 (Fúshè jiāncè): Radiation monitoring
- 放射性污染 (Fàngshèxìng wūrǎn):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权威参考来源 (Authoritative References):
网络扩展解释
盖革计数器(Geiger-Müller counter)是一种用于探测电离辐射强度的科学仪器,由德国物理学家汉斯·盖革(Hans Geiger)和瓦尔特·米勒(Walther Müller)于1928年共同发明。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说明:
一、基本结构与原理
-
结构
盖革管是核心部件,由金属圆筒(阴极)和中心金属丝(阳极)构成,管内充入低压惰性气体(如氩、氖)和少量卤素气体。两极间施加略低于气体击穿电压的直流电,通常处于非导电状态。
-
工作原理
当电离辐射(α、β粒子或γ射线)进入管内,气体分子被电离产生离子对,引发雪崩式放电,形成瞬时电流脉冲。脉冲信号经电路放大后转换为可测量的计数或声音提示(如“咯咯”声)。
二、功能与特点
- 探测范围:可检测α、β粒子及高能γ/X射线(需改进设计,如添加碘化钠晶体提升γ射线灵敏度)。
- 优点:灵敏度高、成本低、操作简便,适用于辐射强度快速检测。
- 局限性:无法区分辐射类型和能量,且存在“死时间”限制快速计数。
三、应用领域
- 科研与工业:核物理实验、放射性物质监测、材料探伤等。
- 民用与安全:环境辐射检测、核设施巡检、个人剂量监测。
四、其他说明
- 名称误区:部分中文资料误将其拆解为成语(如“盖革”指古代竹签),实为音译词,与传统文化无关。
- 文化引用:在游戏《地铁:离去》中作为辐射探测道具出现,引发公众关注。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或历史演变,可参考物理学专业文献或仪器手册。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表现不真实的关系饼状物虫绿蛋白打开保险箱抢劫地衣紫多级流化床反应设备富煤气环等待时间甲基尿烷尖形腭甲酸精酒税开放系统互连层赖希曼氏征氯噻吡二胺脉络膜毯萘-1-酚-4-磺酸葡萄糖明胶屈光参差三硫代碳酸生物流体深染细胞双工束状纹锁紧阀踏步的烃基化物同步培养位错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