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wrongful delivery
【法】 illegality; illegitmacy; unlawfulness
consign; consignation; deliver; delivery; hand over; pay; shell out; tradition
【经】 deliver over; delivery; pay delivery; refer
核心定义
"非法交付"指违反法律规定转移物品占有或控制权的行为,对应英文术语"Illegal Delivery" 或"Unlawful Transfer"。其构成需同时满足两项要件:
常见于走私、毒品交易、赃物转移等罪名。例如《刑法》第347条规定的"毒品交付"行为,行为人明知是毒品仍转移给他人即构成犯罪。
主观故意是定罪关键,需证明行为人知晓物品性质(如最高法指导案例第126号)。
买卖禁止流通物(如文物、濒危物种)的交付行为,根据《民法典》第153条自始无效。
金融业中未经批准的票据交付(《票据法》第10条)或未披露风险的金融产品交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与行政处罚双重责任。
中文表述 | 英文对应术语 | 法律依据 |
---|---|---|
非法交付危险物质 | Unlawful delivery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刑法》第125条 |
赃物的非法交付 | Illegal transfer of stolen goods | 《刑法》第312条 |
未经许可的武器交付 | Unlicensed delivery of firearms | 《枪支管理法》第40条 |
(注:因平台限制无法提供外部链接,文献来源可通过专业法律数据库检索验证)
根据相关法律概念和网页信息,“非法交付”在物权法语境下通常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动产交付方式。以下是具体解释:
一、非法交付的定义 指在物权转移过程中,未采用法律承认的交付方式(如直接交付或间接交付),导致物权变动效力存在瑕疵的行为。
二、合法交付的对比
直接交付(现实交付)
将动产实际转移至受让人控制,例如当面交付钥匙或货物。
间接交付(观念交付)
三、非法交付的典型表现 若交付行为超出上述法定方式范畴,可能构成非法交付。例如:虚构交付事实、未实际转移占有却谎称完成交付,或通过违法手段(如胁迫)强制完成交付。
提示:的权威性较低,建议结合《民法典》第224-228条等权威法条或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确认。
氨灵半合子的槽形常数存储区成交感神经细胞脆裂强度胆管造影照片电子放电对氟溴苯非那拉胺非线性过滤夫琅禾费衍射工业泵送过热处理滑回跨步拉线螺栓了解案情联四唑泡沫灭火剂青霉素N软转储赛托芬舌面嵴生发细胞实际和估计支出对照表退火温色图形软件标准微粉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