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ead catalyst
废催化剂(Spent Catalyst)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因活性降低、结构破坏或污染物积累而失去效能的催化材料,常见于石油炼制、化工合成及环保领域。其核心特征包括化学组分复杂化、物理结构劣化以及环境毒性残留。
根据《环境工程术语》(GB/T 16716-2018),废催化剂被定义为"完成催化功能后产生的固态废弃物,可能含有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催化术语手册》进一步明确其失效判定标准为:活性下降超过初始值50%或选择性偏移超过30%。
典型废催化剂含贵金属(铂、钯等)、过渡金属(镍、钼等)及载体材料(氧化铝、分子筛)。美国环保署《危险废物特性指南》指出,含铅量≥5mg/L或砷≥5mg/L的废催化剂属于危险废物。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将炼油废催化剂(HW50)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权威处理方案包括:金属浸出回收(酸/碱法)、高温再生(500-800℃焙烧)及安全填埋(符合HJ 2025-2012标准)。《工业催化剂再生技术规范》(HG/T 5719-2020)规定再生催化剂活性恢复率应≥80%。
废催化剂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因活性下降或物理结构破坏而失去催化功能的物质。这类物质通常含有贵金属(如钯、铂)、重金属或有毒有机物,具有潜在的环境危害性,属于危险废物。
定义与特性
废催化剂产生于化工、石油精炼、汽车尾气处理等行业,其核心功能失效后仍可能残留有害成分。例如,催化燃烧炉使用后的催化剂因含重金属需按危废管理。
来源与行业分布
种类
环境与健康风险
若随意处置,其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可能通过土壤、水源扩散,破坏生态平衡,甚至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处理与回收
需遵循《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管理(如危废代码HW50),通过贵金属提取、无害化处理等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
废催化剂的管理需兼顾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严格按危废法规执行处理流程。
奥耳舍夫斯基氏管部分支付差分运算放大器潮解石灰磁镜音档案制度沸点升高测定法非线性光激发腹蒂负载调整高莰醇光波显音器甲状旁腺接触法炭黑可辩认的连续式离心分离机淋巴管论弥散菌落脑外积水能量输运胚体壁蔷薇果前所未闻签约聘任的职员深刻十肽菌素水平输出变压器体积流率通用语言描述外伤性感觉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