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范得瓦力英文解释翻译、范得瓦力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Van Der Waals attraction; Van Der Waals force

分词翻译:

范的英语翻译:

model; pattern

得的英语翻译:

gain; get; need; obtain; fit; ready for

瓦的英语翻译:

tile
【化】 tile; watt
【医】 tile

力的英语翻译:

all one's best; force; power; puissance; strength
【化】 force
【医】 dynamo-; ergo-; force; potency; potentia; Power; stheno-; strength; vis

专业解析

范得瓦力(van der Waals force)是分子间作用力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中性分子或原子间存在的微弱吸引力。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英文"van der Waals force",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定义与性质

范得瓦力是除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之外的非特异性分子间作用力,由荷兰物理学家约翰内斯·范德华(Johannes van der Waals)于1873年提出。其特点包括:

  1. 弱吸引力:强度仅为化学键的1/100至1/10;
  2. 短程作用:作用范围约0.3-0.5纳米;
  3. 普遍存在:存在于所有分子间(极性/非极性);
  4. 无方向性与饱和性:不依赖分子空间取向。

二、作用类型与机制

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类:

  1. 取向力(Keesom force)

    极性分子永久偶极间的静电引力。例如水分子(H₂O)间的相互吸引 。

  2. 诱导力(Debye force)

    极性分子诱导非极性分子产生瞬时偶极的引力。如HCl分子诱导Ar原子极化 。

  3. 色散力(London force)

    非极性分子因电子云瞬时不对称分布产生的偶极间引力。如液态Br₂的分子间作用主要依赖此力 。


三、实际意义与实例


四、权威定义参考

  1. 《牛津物理化学词典》

    定义范得瓦力为“中性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的集合” 。

  2. IUPAC术语数据库

    明确其包含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三种亚型 。

  3. 剑桥大学材料学手册

    强调其在软物质与胶体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


注:术语“范得瓦力”为“范德华力”的旧译,当前中文标准译名以“范德华力”为准(参考《物理学名词》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范得瓦力”的正确表述应为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是分子或原子之间的一种弱相互作用力,由荷兰物理学家约翰内斯·范德华(Johannes van der Waals)提出,并因此获得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组成

范德华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的总称,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2. 特点


3. 实际应用


4. 数学描述

范德华力可通过兰纳-琼斯势能(Lennard-Jones potential)公式近似描述: $$ V(r) = 4epsilon left[ left( frac{sigma}{r} right)^{12} - left( frac{sigma}{r} right) right] $$ 其中:


5. 与其他作用力的区别


范德华力虽弱,却是自然界和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微观作用力,广泛影响物质性质与行为。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贝克来胶木表处理操作档案库层次弹量镀线内存二进二乙巴比土酸复合乘积管状移植物归档过程黄色洗剂甲基糖二酸内酯阶段时效绝望的瞄准排代剂派伊尔氏腺佩鲁茨氏反应前件推导情况行动系统商业惯例射流的砷油石蜡软膏十肽菌素死不瞑目司徒姆道夫氏手术酸白蛋白尿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