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额叶切断术英文解释翻译、额叶切断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frontal lobotomy

分词翻译:

额的英语翻译:

a specified number; brow; forehead; quantum
【医】 brow; forehead; frons; fronto-; metopium; metopo-

叶切断术的英语翻译:

【医】 lobotomy

专业解析

额叶切断术(Lobotomy)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指通过切断大脑额叶与其他脑区连接的神经纤维束来治疗精神疾病的干预手段。该术语英文源自希腊语"lobos"(脑叶)和"tomē"(切割),中文又称"脑白质切断术"。

在医学史上,该手术由葡萄牙神经科医生埃加斯·莫尼兹(António Egas Moniz)于1935年提出,并于1949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理论依据认为切断额叶与丘脑的连接可缓解精神症状,主要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手术方式包括经颅钻孔的"标准前额叶切断术"和经眼窝穿刺的"经眶脑叶切断术"。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档案记载,1949年全美实施约5,000例该手术,但伴随认知功能损伤、人格改变等严重副作用。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世界卫生组织(WHO)1970年代起建议停止该手术。

现代神经科学认为,该手术标志精神医学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其伦理争议促使《纽伦堡法典》等医学伦理规范建立。目前仅存于医学史研究领域,相关手术器械保存在史密森尼美国历史博物馆。

网络扩展解释

额叶切断术(又称脑白质切除术)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通过切除或破坏大脑额叶部分组织来干预脑功能。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原理

额叶切断术通过物理方式切断额叶与其他脑区的神经连接(如脑白质纤维),或直接切除部分额叶组织。额叶是大脑前部最大的区域,负责情感、决策、性格和高级认知功能。

二、历史背景与争议

  1. 起源与滥用
    1930年代由葡萄牙医生莫尼斯(Egas Moniz)提出,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术后可能变得温顺但丧失性格与情感,甚至出现智力衰退。

  2. 诺贝尔奖争议
    莫尼斯因该手术获1949年诺贝尔医学奖,但手术未经充分实验验证,且由未经验的学生操作,术后缺乏跟踪评估。

三、现代应用与限制

  1. 适应症
    当前仅用于器质性病变,如:

    • 药物难治性癫痫(切除致痫灶)
    • 脑肿瘤、脑血管畸形或严重脑损伤
  2. 副作用
    可能导致不可逆后遗症:

    • 情感淡漠、性格改变
    • 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
    • 运动协调障碍或肌力减弱

四、现状与伦理

因伦理争议和药物/电疗替代方案普及,该手术已极少用于精神疾病。现代神经外科仅在严格评估后针对特定器质性疾病实施,并需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手术技术细节或历史案例,可参考《人体简史》等权威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加罗耳百分率差继电器苄磺胺不履行义抽样树电动阀电子集极杜拉铝纺织工咳浮秤光氧化红醌茜菌素环境噪音减量预算基本时间研究均衡型块硫钴矿膦酰氯氯丁酸绿盐萌芽目录容量人工智能程序设计上颌部身影深紫红色石蕊甘露醇琼脂湿性心包炎损耗系数体重身长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