轭式修饰法的英文解释翻译、轭式修饰法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zeugmatic
分词翻译:
轭的英语翻译:
yoke
【医】 juga; jugum; yoke; zygo-
式的英语翻译:
ceremony; formula; model; pattern; ritual; style; type
【化】 expression
【医】 F.; feature; formula; Ty.; type
修饰的英语翻译:
decorate; embellish; ornament; adorn; beautify; bedeck; groom; modify; polish
【计】 cosmetics
【化】 modification
法的英语翻译: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专业解析
轭式修饰法(Zeugma),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其核心在于用一个词(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介词)同时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成分),但该词仅与其中一个名词构成常规、合理的搭配,而与其他名词的搭配在字面意义上显得异常或不协调,从而产生简洁、机智、幽默或讽刺的修辞效果。
从汉英词典的角度来看,其含义可拆解如下:
-
核心特征(语法结构):
- 一词多配: 一个中心词(主导词)同时与句中多个成分发生语法或语义上的关联。
- 搭配异常: 这个中心词与其中一个成分的搭配是常规的、符合逻辑的(字面意义),而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则是非常规的、字面上不协调的,需要依靠引申义、比喻义或语境来理解。
-
目的与效果(修辞功能):
- 简洁凝练: 用一个词代替了可能需要重复使用的多个词,使语言更精炼。
- 机智幽默: 字面搭配的突兀性往往能产生出人意料的幽默或俏皮效果。
- 讽刺强调: 通过将不同性质的事物强行关联,有时能产生讽刺或突出强调的效果。
- 引人注目: 这种不寻常的搭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表达效果。
汉语角度分析:
- “轭”的意象: “轭”本指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用于连接牲口和车辕。在修辞学中,“轭式”形象地比喻一个词像轭一样同时“套住”了句中几个不同的成分。
- 常见形式: 在汉语中,轭式修饰法常出现在动词或介词同时支配多个宾语,或者形容词同时修饰多个名词的情况下。
- 汉语示例:
- 动词轭式: “他丢了 钱包和信心。” (“丢钱包”是字面搭配,“丢信心”是比喻搭配)。
- 介词轭式: “她带着愤怒 和手提包 离开了房间。” (“带着愤怒”是抽象搭配,“带着手提包”是具体搭配)。
- 形容词轭式(较少见): “他度过了漫长 而痛苦 的夜晚。” (这里“漫长”和“痛苦”都修饰“夜晚”,搭配都合理,更接近排比而非典型轭式。典型轭式要求搭配有明显差异)。
英语角度分析 (Zeugma):
- 词源: 源自希腊语 “zeugnynai”,意为 “to join” 或 “to yoke”,与中文“轭”的意象完全吻合。
- 定义: The use of a word to modify or govern two or more words usually in such a manner that it applies to each in a different sense or makes sense with only on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 英语经典示例:
- “Helost his coat and his temper.” (丢失外套 - 字面; 发脾气 - 比喻)。
- “Sheopened the door an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man.” (开门 - 字面; 敞开心扉 - 比喻)。
- “... and hestole my heart and my wallet.” (偷心 - 比喻; 偷钱包 - 字面)。
- “The addictkicked the habit and then the bucket.” (戒掉习惯 - 俚语; 死掉 - 俚语/幽默)。
- “Hecarried a strobe light and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lives of his men.” (携带闪光灯 - 字面; 肩负责任 - 比喻)。
轭式修饰法是一种巧妙利用词语多义性或搭配张力来实现特殊修辞效果的技巧。它要求一个主导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同时与多个成分搭配,但这些搭配在性质上(字面/比喻、具体/抽象、物理/情感)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其产生精炼、机智、幽默或讽刺效果的关键所在。理解“轭”(yoke)的意象有助于把握其核心特征:一个词像轭一样连接着多个不同的“伙伴”。
参考资料:
-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修辞学奠基作,对汉语辞格有系统论述)。
- “Zeugma - Definition and Examples.” Literary Devices. (权威文学术语网站提供定义和例子)。
- “Zeugma.”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权威词典提供词源和定义)。
-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商务印书馆. (系统介绍汉语修辞手法,包含轭式等辞格分析)。
- “Figures of Speech: Zeugma.” Silva Rhetoricae (The Forest of Rhetoric). (古典修辞学在线资源,提供详细解释和分类)。
网络扩展解释
轭式修饰法(Zeugma)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用一个词(通常为动词、形容词或介词)同时修饰或支配两个或多个名词,但其中只有一个是合乎逻辑的搭配,其他搭配则通过语义延伸产生特殊效果。其核心特点是“一词多用”,通过打破常规搭配形成语言张力,增强表达的新颖性和感染力。
主要特点及表现
-
结构形式
通常采用“A + B + C”的句式,例如动词同时支配两个宾语(如的例句:She opened the door and her heart),或形容词同时修饰两个名词。其中,第一个搭配多为字面意义,第二个搭配则通过引申或隐喻实现。
-
语义逻辑
表面看似不合逻辑的搭配,实则通过上下文关联实现意义的统一。例如的经典例句:He lost his coat and his temper.(他丢了外套,也发了脾气),动词“lost”分别与“coat”(具体)和“temper”(抽象)搭配,后者通过语义延伸产生幽默效果。
-
修辞效果
- 简洁凝练:通过一词多用压缩句式,如的例句:wage war and peace(进行战争与和平)替代常规表达。
- 幽默或讽刺:通过突兀的搭配引发联想,如提到的例子:kill the boys and the luggage(杀死男孩并毁掉行李)。
- 强调对比:将具体与抽象并列,如汉语拈连句“挖水挖到贫穷与疾病”。
与汉语修辞的关联
轭式修饰法在汉语中对应“拈连”修辞,两者均通过词语的非常规搭配实现表达效果(如、9所示)。区别在于英语Zeugma更依赖语法结构,而汉语拈连侧重语义连贯性。
典型分类
根据的分类,轭式搭配可分为:
- 动词支配型:如She dropped a tear and her handkerchief.
- 形容词修饰型:如with weeping eyes and hearts
- 介词关联型:如through light and darkness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翻译技巧或英汉对比案例,可参考、7、8等来源中的详细分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抱来的孩子玻璃体下的持久性数据刺毁脑脊髓电扫描器动荡的市场冻伤大疱动作文法二次插值法耳睑反射鲱鱼油光子计数统计学航空收据划尾桨甲基异茜草素结膜前及后静脉腊姆斯登氏目镜酪样的两栖类立即电覆接受有效麻痹前的煤仓尿蓝质偶极离子牌价热电时间常数三进制的头隙忒斯拉电疗法薇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