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radioactive disintegration
放射性元素蜕变(fàngshèxìng yuánsù tuìbiàn)是核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指不稳定原子核通过释放粒子或能量自发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或能态的过程。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结合专业定义进行解释:
放射性(fàngshèxìng)
指元素自发释放电离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γ射线)的性质,源于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比例失衡导致的不稳定性。
蜕变(tuìbiàn)
在核物理语境中特指原子核结构的转变(英文:Nuclear Transmutation),区别于日常用语中的“退化”。该词强调核素种类的变化,如铀-238经α衰变后蜕变为钍-234。
权威定义示例:
"Radioactive decay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an unstable atomic nucleus loses energy by emitting ionizing particles or radiation."
——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 Glossary
根据衰变模式可分为三类:
$$ ce{^{238}{92}U -> ^{234}{90}Th + ^{4}_{2}He^{2+}} $$
中文表述 | 英文对应表述 | 适用场景 |
---|---|---|
放射性蜕变 | Radioactive decay | 泛指衰变过程(通用术语) |
核蜕变 | Nuclear transmutation | 强调元素种类的转变(如核反应堆) |
衰变链 | Decay chain | 描述系列连续衰变(如铀系) |
核术语数据库(需访问官方站点验证链接有效性)
ISBN 978-0199233991,第7版“Radioactivity”词条
以上内容综合核物理学规范术语及汉英双解词典释义,符合科学表述的准确性与权威性要求。
“放射性元素蜕变”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通过释放粒子或能量转变为另一种元素或同位素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蜕变与衰变的等同性
在核物理学中,“蜕变”通常等同于“衰变”(decay),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自发释放α粒子、β粒子或γ射线后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例如,镭释放α粒子后变成氡。
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蜕变是原子核层面的自发过程,与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无关,例如铀-238通过α衰变成为钍-234。
α衰变
释放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α粒子(氦核),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公式为:
$$ ^{A}{Z}X rightarrow ^{A-4}{Z-2}Y + ^{4}_{2}He $$
β衰变
包括β⁻(释放电子)和β⁺(释放正电子)两种形式。例如β⁻衰变时,中子转化为质子,原子序数增加1:
$$ n rightarrow p + e^- + bar{
u}_e $$
此过程常见于碳-14衰变为氮-14。
γ衰变
原子核释放高能光子(γ射线)达到更稳定状态,不改变元素种类,仅改变能量状态。
放射性蜕变是核能利用、地质测年(如碳-14测年)的理论基础,也用于医学放射治疗。
如需更专业的核反应公式推导,可参考核物理学教材或权威数据库。
阿塞普托林苄基联苯布吕克氏神经膜掺杂丛刊刀形锉点滴试验分析对一溴苯氨发行日期发送二进制文件巩膜炎过于自信的海岸地减少生产激光汉字打印机柯南质苦杏仁苷酶冷开裂试验论证程序模糊控制平衡常数羟烷基化汽油泵群组编码记录栅控整流器实惠岁入科目条状角膜炎头狭窄的王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