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electromagnetic delay line
电磁延迟线(Electromagnetic Delay Line)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播特性实现信号时间延迟的电子器件。根据《电子工程术语标准》(GB/T 2900.1-2008),其定义为"利用电磁波在传输介质中的有限传播速度,使电信号在传输路径上产生可控时间延迟的装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从结构上看,电磁延迟线通常由螺旋形导体或同轴电缆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在导体中的传播速度公式:
$$ v = frac{1}{sqrt{muvarepsilon}} $$
其中μ为磁导率,ε为介电常数。该公式表明,通过选择特定介质材料可控制延迟时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微波理论与技术汇刊》中特别指出,现代延迟线的群延迟精度可达±0.1ns(来源: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电磁延迟线是一种通过电磁波在传输介质中的传播来实现信号延迟的器件。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电磁延迟线利用电磁波在导体或传输线中的有限传播速度,使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时间延迟。例如,典型同轴电缆的传播速度约为0.005微秒/米,若要实现0.5微秒的延迟,需约100米长的电缆。其设计需满足阻抗匹配,以减少信号反射和衰减。
相较于超声延迟线(带通型、中心频率可达数百兆赫),电磁延迟线更适用于低频场景,但结构更简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参数或应用案例,可参考(OFweek百科)和(HttpCN词典)的原始内容。
苯精不出错循环不可抑制的冲动偿还信贷赤道热碟状液晶分子相订货付现动物性浆苗法耳塔氏系数方英石复腺航海的互争权利的诉讼架空导体几何变换精神细胞狼的流量比率控制器毛发铁质梦游症膜板牛皮纸上半模生发层水杨酸萘酯四溴代乙烯岁出听诊的图表种类外侧髁间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