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漆英文解释翻译、大漆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hinese lacquer; japan; Japan(ese) lac(quer)
相关词条:
1.bronzevarnish
分词翻译:
大的英语翻译:
big; great; large
【医】 macro-; magnum; makro-; megalo-
漆的英语翻译:
lacquer; paint
【化】 lacquer
专业解析
大漆(Dà Qī),英文通常译为Raw Lacquer 或Natural Lacquer,特指从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旧称 Rhus verniciflua)的韧皮部割取、经物理过滤初步提纯后获得的乳白色天然树脂涂料。它是东亚地区数千年传统漆艺的核心原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与文化价值。
一、核心定义与特性
- 植物来源:漆树属(Toxicodendron)分泌的树液,主要产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地。中国秦巴山区、云贵高原为重要产区。
- 化学成分:主要含漆酚(Urushiol)(约60-70%),另含漆酶(Laccase)、树胶质、水分等。漆酚的化学结构使其在潮湿环境下经漆酶催化可自然聚合成膜。
- 物理状态:初采时为乳白色粘稠液体,接触空气后氧化渐变为褐色至黑色,干燥后形成坚硬、耐腐、绝缘的漆膜。
二、工艺与文化应用
- 传统髹饰:作为底漆、中层漆或面漆,通过层层涂刷、打磨、推光,制成漆器。典型技法包括素髹、雕漆、螺钿镶嵌等,代表器物如战国曾侯乙墓漆器、明代剔红漆盒。
- 功能性价值:漆膜耐酸碱、抗高温(可达300℃)、防蛀防腐,古代广泛用于家具、食器、建筑构件(如故宫梁柱)。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徽州漆器髹饰技艺”(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日本“轮岛涂”等均以大漆为核心材料,体现工艺与美学的结合。
三、英文术语辨析
- Raw Lacquer:强调未加工的原始状态。
- Natural Lacquer:区别于化学合成漆(如聚氨酯),突出其生物属性。
- Urushi:日语“漆”的音译,国际学术及艺术领域常用,特指东亚天然漆体系。
权威参考文献
- 《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漆器”条目:定义大漆来源及工艺地位。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详述徽州漆器髹饰技艺流程。来源:www.ihchina.cn(项目编号:Ⅷ-50)。
- 化学研究:漆酚结构分析见期刊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有机涂料进展》),如论文 Chemistry of lacquer (Urushi)。来源:ScienceDirect数据库。
- 国际漆艺研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对“Urushi”技术的文献整理。来源:www.tnm.jp。
大漆不仅是材料术语,更承载着东亚物质文明与生态智慧,其定义需结合生物学特性、工艺实践及文化遗产三重维度。
网络扩展解释
大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性能。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定义与别称
大漆又称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泛称“中国漆”。它是从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树皮中割取的乳白色汁液,经加工制成的天然涂料。
2.成分与特性
- 主要成分:高分子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
- 物理特性:
初始为乳白色,接触空气后氧化为深红色,最终形成黑色漆膜。
具有清香味,干燥后气味消散。
- 化学性能:耐水、耐高温(可达250℃)、耐腐蚀、绝缘性强,被誉为“涂料之王”。
3.制作与加工
通过人工割破漆树韧皮部收集汁液,经滤杂、脱水等工序制成成品漆。根据漆树品种分为大木漆(野生,干燥快)和小木漆(人工种植,干燥较慢)。
4.应用与文化价值
- 传统用途:古代多用于漆器、家具(如红木)、乐器等工艺品,具有防腐和装饰作用。
- 现代局限:因成本高、工艺复杂,建筑和家装中较少直接使用。
- 文化意义:与“蚕丝”“蜂蜜”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宝”,是传统工艺的重要材料。
5.产地与分布
主产于中国四川、陕西、云南等地,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也有分布。
如需更完整的学术定义或工艺细节,可参考(搜狗百科)和(汉典)的权威解释。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奔流的玻璃片不愿意船用油磁麻配质动脉退缩感应转换器国际贸易吼声脚膨大经济部矿业司金属减活剂抗弯的喹啉嘧啶胺笼统子抵押明智女执行人铅锌蓄电池祈求燃料库伤寒型疟砂仁审查和鉴定证据恃强凌弱实物财产时钟进序电路数据词典编辑程序松龙苯芥糖类脱磷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