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氮硬化英文解释翻译、氮硬化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nitrogen hardening

分词翻译:

氮的英语翻译:

azote; nitrogen
【医】 Az.; azote; N; nitrogen

硬化的英语翻译:

harden; indurate; cirrhosis; sclerosis
【计】 hardening
【化】 hardening; setting
【医】 hardening; sclero-; sclerose; sclerosis; sklero-

专业解析

氮硬化(Nitrogen Hardening)

汉英词典释义

氮硬化(dàn yìng huà),英文术语为Nitrogen Hardening 或Nitridation,指通过向金属表面渗入氮原子,形成高硬度氮化物的表面强化工艺。该过程通常在高温下进行,利用氮气或含氮介质(如氨气)分解产生的活性氮原子扩散至金属表层,显著提升材料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

技术原理

  1. 渗氮机制:将工件置于含氮气氛(如氨气)中加热(通常500–550°C),氨气分解生成活性氮原子(ce{2NH3 -> 2N + 3H2}),氮原子渗入钢表面形成氮化物层(如ce{Fe4N}、ce{Fe2-3N})或合金氮化物(如ce{CrN}、ce{AlN})。
  2. 硬化层结构:
    • 化合物层(白亮层):表面极薄的高硬度氮化物层(HV 1000–1500)。
    • 扩散层:氮原子固溶于基体形成的强化层,深度可达0.1–0.8 mm。

应用领域

权威参考来源

  1. 《金属热处理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详细阐述氮硬化工艺分类(气体渗氮、离子渗氮等)及微观组织演变机制。
  2.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ASTM E1127 规范了渗氮层深度检测方法,强调非破坏性测试技术。
  3. 剑桥大学材料系研究指出,氮硬化对含铬、铝的低合金钢效果显著,因形成稳定氮化物提升表面硬度(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vol. 54, 2019)。

与其他工艺对比

特性 氮硬化 渗碳
处理温度 500–550°C 850–950°C
硬化层深度 较浅(<1 mm) 较深(可达2 mm)
变形风险 低(低温工艺) 较高(高温易变形)

注:实际工艺参数需根据材料成分(如38CrMoAl钢)及服役需求调整,避免化合物层过脆导致剥落。

网络扩展解释

“氮硬化”是材料表面处理的一种工艺,其核心是通过将氮元素渗入金属表层,形成高硬度、耐磨的氮化物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原理

氮硬化(Nitriding)属于化学热处理工艺,在特定温度(通常500-600°C)下,使活性氮原子扩散到金属表面,与合金元素(如Al、Cr、Mo等)结合生成氮化物(如AlN、CrN)。这些化合物显著提高表面硬度,同时保留材料芯部的韧性。


2. 工艺流程


3. 主要类型


4. 性能优势


5. 应用领域


6. 局限性


通过氮硬化处理的部件兼具“硬表面”和“韧芯部”,在精密机械和重载设备中广泛应用。如需更深入的技术参数或案例,建议咨询材料热处理领域的专业文献或工程师。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草蜻蛉单向面积轨道对比的对二氮萘反冲原子放弃金本位制放射性去污高度并行运算红光酸性橙检验位列角母蛋白静电偏向茎突舌肌肌肉填塞法克每分钟款子泪阜窝肋骨切除术领会错误柳氮磺胺吡啶麦考马克氏反射面向边的文法谬塞征内存储信息位置图诺伐特林脐上胸联胎舌缘四溴代乙烯搜查者脱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