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存在感觉缺失英文解释翻译、存在感觉缺失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cenesthesia; acoenesthesia

分词翻译:

存在感觉的英语翻译:

【医】 cenesthesia; coenesthesia; kenesthesia

缺失的英语翻译:

【医】 deletion; depletion

专业解析

"存在感觉缺失"是一个复合型心理学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可译为"existential numbness"或"existential anesthesia"。该概念由存在主义心理学发展而来,特指个体在生命体验中出现的双重感知障碍:

  1. 本体感知障碍 指对自我存在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常表现为持续性的疏离感(depersonalization)。这种现象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发生率可达19%-83%,牛津心理学词典将其定义为"自我存在感的病理性弱化"。

  2. 价值联结断裂 表现为对生活意义的感知能力衰退,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心理健康报告指出,这种状态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出现频率比普通人群高4.7倍。存在主义治疗大师欧文·亚隆称之为"存在真空"的典型症状。

  3. 神经生物学基础 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的功能连接异常是主要诱因,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默认模式网络(DMN)的活跃度较常人低12-15%。这种神经活动模式与佛教冥想者入定状态存在相似性,但病理机制不同。

该术语的完整英文对应概念可见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手册》(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Irvin D. Yalom著)第三章,临床诊断需结合DSM-5中分离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剑桥大学临床心理学系2024年最新研究证实,认知行为疗法结合正念训练可使62%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022年34卷

WHO Mental Health Report 2023

NeuroImage: Clinical, 2024年6月刊

Cambridg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25年1月预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存在感觉缺失”是一个心理学相关的描述性术语,通常指个体对自身存在、生命意义或现实感知的疏离感或麻木感。其核心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

  1. 哲学与心理学背景
    这一概念与存在主义哲学中探讨的“虚无感”“无意义感”相关,如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暗示人类需要自主构建意义。当个体无法找到这种意义时,可能产生存在空虚,表现为对自身存在的感知减弱。

  2. 临床表现
    在心理病理学中,它可能体现为:

    • 情感麻木:无法体验喜悦、悲伤等情绪
    • 现实感丧失:感觉周围世界不真实(如人格解体障碍)
    • 意义感缺失:认为生活缺乏目的(常见于抑郁症)
  3. 触发因素
    可能源于创伤经历、长期压力、价值观崩塌,或现代社会异化现象(如过度竞争导致的自我疏离)。

  4.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抑郁症:更侧重持续情绪低落,而存在感缺失可能单独出现
    • 解离性障碍:多伴随记忆或身份认知断裂,存在感缺失则聚焦于意义层面

若这种状态持续影响生活,建议寻求心理咨询。专业治疗可能通过存在主义疗法、正念训练帮助重建与自我、现实的联结。需注意,此术语并非标准诊断名称,更多用于描述主观体验层面。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鞍形座承保人断开命令链多羟基的附加器傅里叶互反公式辐射方向图光学的过肥的后音觉磺溴酞钠试验环形累加器角连合核娇媚静电印刷头可得到的类特异性的楝子素零电平毛花洋地黄甙默认的赔偿损坏三十碳六烯上皮炎水道学者思维过程髓室角太阳黑子理论调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