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榧属英文解释翻译、粗榧属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ephalotaxus
分词翻译:
粗的英语翻译:
careless; coarseness; grossly; thick; wide
【医】 pachy-
榧的英语翻译:
【医】 Torreya grandis fort.
属的英语翻译: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医】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专业解析
粗榧属(学名:Cephalotaxus)是红豆杉科(Taxaceae)下的一个常绿乔木或灌木属,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日本和东南亚部分国家。该属植物因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而受到关注。
一、学名与分类地位
- 中文名: 粗榧属
- 英文名: Plum Yew (常指其属或具体种,如 Chinese Plum Yew, Japanese Plum Yew)
- 拉丁学名: Cephalotaxus Siebold & Zucc. ex Endl.
- 分类: 植物界(Plantae)>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松柏纲(Coniferopsida)> 红豆杉目(Taxales)> 红豆杉科(Taxaceae) 。
二、形态特征
- 叶: 叶片条形或披针形,质地较厚,革质,螺旋状着生,但常因基部扭转而呈二列状排列。叶表面深绿色,中脉明显,背面有两条宽气孔带,呈灰白色或淡绿色。
- 花: 雌雄异株,稀同株。雄球花聚生成头状花序,生于叶腋;雌球花具长梗,生于小枝基部的苞腋。
- 种子: 种子核果状,通常为椭圆形或卵圆形,全部包于由珠托发育成的肉质假种皮中,成熟时呈紫红色或紫褐色,顶端具小尖头。假种皮可食,味微甜 。
三、分布与生态
粗榧属植物主要生长于亚热带至温带地区的山地森林中,常分布于海拔300米至3300米的阴湿山谷、溪边或山坡林下。它们喜阴湿环境,耐荫蔽,生长较为缓慢 。
四、经济与药用价值
该属植物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药用成分:
- 抗癌活性: 从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等物种中提取的生物碱,特别是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和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对某些类型的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显著疗效,是重要的天然抗癌药物来源 。
- 其他用途: 木材纹理细致,可供细木工用;树形优美,有时也用作园林观赏树种;种子假种皮可食 。
五、主要种类
中国是粗榧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拥有该属绝大多数种类,常见种包括:
- 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分布最广,药用价值高。
- 粗榧 (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r & E.H.Wilson) H.L.Li):模式种。
- 篦子三尖杉 (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叶片较短宽,排列紧密。
- 海南粗榧 (Cephalotaxus mannii Hook.f.):又称云南粗榧,是高三尖杉酯碱的主要来源之一。
六、名称由来
- 中文名“粗榧”: “粗”可能指其树皮相对某些近缘属(如榧树属Torreya)略显粗糙;“榧”则源于其种子形态与可食用的香榧(Torreya grandis)种子相似。
- 属名Cephalotaxus: 源自希腊文 “kephale” (头) + “taxus” (紫杉属),指其雄球花聚生成头状花序的特征。
参考资料: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七卷 (裸子植物门)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8. (详细介绍粗榧属形态、分类、分布及主要种)
- Flora of China Editorial Committee. Flora of China Vol. 4 [M]. 1999. (提供粗榧属的英文描述、分类及分布信息)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相关版本收录三尖杉酯碱等成分,体现其法定药物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粗榧属(学名:Cephalotaxus)是裸子植物的一个属,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分类与命名
- 分类地位:根据现代分类系统,粗榧属属于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但早期文献可能将其归为粗榧科或红豆杉科。
- 拉丁学名:Cephalotaxus,源自希腊语,意为“头状花序的紫杉”。
2.形态特征
- 植株类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高通常2-15米,树皮灰褐色,呈薄片状脱落。
- 叶片:条形叶螺旋状排列,叶面绿色,背面有白色气孔带,边缘微卷。
- 花果与种子:雌雄异株,雄花聚成头状花序;种子核果状,包被假种皮,2-5粒簇生于总梗上,成熟期为翌年10月。
3.分布与习性
- 分布范围:中国特有属,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包括河南、陕西、贵州等地,多生长于海拔600-2000米的山地。
-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半阴,适应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幼苗耐阴性强,生长缓慢。
4.经济与实用价值
- 药用:种子(粗榧子)可驱虫、消积,用于蛔虫病、钩虫病等。
- 工业与园林:种子含油可制肥皂;木材坚实,用于农具;树形优美,枝叶茂密,是优良的盆景和园林观赏植物。
5.保护与研究意义
- 作为第三纪孑遗植物,粗榧属对研究古气候和植物演化有重要价值,同时因分布广泛但生境特殊,需关注其生态保护。
粗榧属是兼具生态、药用及观赏价值的古老植物类群,其分类和形态特征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但核心信息一致。更多详情可参考植物学专著或权威数据库。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界限边界节点编码数据波罗洲的代谢减退读数准确度二氧化碳结合力方位刻度非爆性燃料符号脉冲复合钢工厂成套设备钩棍管理委员汉诺佛氏中间膜间距电路既得利益基尔霍夫积分定理计数型触发器就地建造基准边李-伯二氏试验马齿苋属铆钉材料欠扫描青春期痴呆者生物分解手稿的拖泥带水脱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