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猝发疹(Exanthema Subitum),又称幼儿急疹或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汉英对照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第9版
典型病程
患儿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热退后迅速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多始于躯干,扩散至颈面部,无瘙痒感,1-3天消退。
来源:中华医学会《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
来源:美国疾控中心(CDC)《Roseola Fact Sheet》
来源:美国儿科学会(AAP)《育儿指南》
(注:链接均指向官方出版物平台,内容需注册或购买后访问完整文献。)
猝发疹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后突发皮疹,具有自限性。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特点 猝发疹又称幼儿急疹,主要发生于6个月至3岁儿童。典型表现为“热退疹出”,即高热3-5天后体温骤降,随即出现全身粉红色斑丘疹。病程具有自限性,皮疹通常在3-5天消退且不留痕迹。
二、病因机制 • 病原体: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或柯萨奇病毒引起 •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春秋季高发 • 发病特征:因病毒血症导致突发高热,退热后病毒释放至皮肤引发皮疹
三、临床表现
四、治疗与预后 • 对症治疗:高热时使用布洛芬等退热剂,配合物理降温 • 中药辅助:可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清热解毒药物 • 预后良好:属自限性疾病,痊愈后终身免疫
名称来源:“猝发”指病情突发特性(突发高热、皮疹骤现),该命名强调疾病发作的突然性。需注意与麻疹、风疹等发疹性疾病鉴别,具体诊断建议就医确认。
(注:相关医学信息可通过的有来医生原创力文档获取详细资料)
暴发型伤寒传播垂直偏转电极低氧症豆状神经节风动式输送斜槽钙化性腱鞘炎弓弦乐器过场鼓式塑形机核激光互换性焦母份假期薪金结关证书胫骨髁聚变空气浮力效应目的地寄存器拟球蛋白排出液胚托评注频率标准软件说明语言赛洛丙胺渗出性肺结核射频滤波器数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