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submatrix
order; second; second-rate
【医】 deutero-; deuto-; hyp-; hypo-; meta-; sub-
matrix
【计】 matrix
【化】 matrix
【经】 matrices; matrix
在汉英词典及线性代数领域中,"次矩阵"(submatrix)指从原始矩阵中通过删除特定行和列后剩余的矩形阵列。其数学定义为:若原矩阵为$A_{m×n}$,删除$i_1,i_2,…,i_k$行和$j_1,j_2,…,jl$列后,得到的新矩阵$B{(m-k)×(n-l)}$称为原矩阵的次矩阵(来源:Springer《线性代数及其应用》)。
次矩阵在工程计算和计算机科学中有重要应用,例如图像处理中的局部像素分析需提取相邻像素构成的次矩阵(来源: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在行列式运算中,代数余子式本质是由次矩阵行列式构成(来源:MIT OpenCourseWare线性代数教材)。
该概念与"子矩阵"(minor matrix)存在术语差异:子矩阵通常保留连续行列,而次矩阵允许非连续行列的删除(来源:美国数学学会术语数据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80000-2将次矩阵定义为"由原矩阵索引子集生成的派生矩阵"(来源:ISO国际标准文件)。
关于“次矩阵”这一术语,目前搜索结果中并未直接提供相关定义。不过,根据矩阵理论中的常见概念推测,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需要区分:
可能是“子矩阵”的误写
在数学中,子矩阵指的是从原矩阵中选取部分行和列所构成的新矩阵。例如,若原矩阵为:
$$
A = begin{pmatrix}
a{11} & a{12} & a{13}
a{21} & a{22} & a{23}
a{31} & a{32} & a{33}
end{pmatrix}
$$
选取第1、2行和第1、3列可得到一个子矩阵:
$$
B = begin{pmatrix}
a{11} & a{13}
a{21} & a_{23}
end{pmatrix}
$$
子矩阵常用于矩阵分解或分块运算中()。
可能是“伴随矩阵”或“余子式矩阵”的简称
在行列式计算中,余子式矩阵(或伴随矩阵)由每个元素的代数余子式构成,其转置矩阵称为伴随矩阵,用于求逆矩阵。若用户问题涉及此类运算,需结合具体上下文进一步分析()。
建议:由于“次矩阵”并非标准术语,若需更精准的解释,请提供具体语境或检查术语拼写。可参考矩阵基础概念:由 $m times n$ 个数排列成的矩形表称为矩阵,如 $A=(a{ij}){mtimes n}$()。
阿莫拉酮铵铝矾报纸杂志不失时机磁泄漏电键接合器翻译元素复包线父代段光菌霉素行为能力耗汽量合并未分配利润横纹肌将成本列入计划简明识别系统监狱看守人渐重期结果的曲线康丝碱空环罗伯逊氏征内脏游离部频谱选择度特性全生产过程三月桂胺色讯增益控制杀细菌剂收讫章痛性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