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大胡蜂的英文解释翻译、大胡蜂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vespine

分词翻译:

大的英语翻译:

big; great; large
【医】 macro-; magnum; makro-; megalo-

胡蜂的英语翻译:

wasp
【医】 wasp

专业解析

大胡蜂(学名:Vespa mandarinia)是膜翅目胡蜂科昆虫,英文通称Asian giant hornet,属于全球体型最大的社会性胡蜂之一。其生物学特征和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分类与形态特征 成蜂体长可达4.5-5.5厘米,翅展约7.6厘米,头部橙黄色,腹部具黑黄相间条纹。上颚发达呈钳状,螫针含剧毒蜂毒肽(mandaratoxin),该特征被《中国动物志·昆虫纲》收录为鉴别依据。

二、分布与习性 主要分布于东亚温带至亚热带地区,营巢于地下洞穴或树洞中。群体社会结构包含蜂后、工蜂和雄蜂,具有复杂的捕食行为。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20年研究记录,单日捕食量可达500只蜜蜂。

三、生态影响 作为顶级捕食者,在控制鳞翅目害虫种群方面具有重要生态价值。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警示其入侵北美后已导致当地蜜蜂种群下降30%。

四、防治与利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建议采用信息素诱捕法进行防控。其幼虫蛋白含量达60%,《民族昆虫学》记载云南少数民族有采集蜂蛹食用的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

大胡蜂是一种具有显著特征和生态影响的昆虫,其定义和特性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分类

大胡蜂是胡蜂科昆虫的统称,学名存在两种常见表述:(Vespa magnifica)和(Vespula vulgaris)。它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与蜜蜂、蚂蚁等近缘,但攻击性更强。在中文语境中,大胡蜂常与“马蜂”“黄蜂”混称。

二、形态特征

  1. 体型:雌蜂体长可达30-35毫米,职蜂稍小。
  2. 外观:头胸部呈黑褐色或棕色,腹部有金黄色环纹,尾部具螫针;胸腹连接处纤细,触角12-13节。
  3. 特殊结构:口器为嚼吸式,兼具咀嚼固体与吸收液体功能。

三、生态习性与危害

  1. 食性:成虫以花蜜为食,幼虫依赖母蜂提供的昆虫为营养。
  2. 攻击性:性情凶猛,受干扰时会群起攻击,螫针毒性强,可引发人类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3. 巢穴:用木浆筑造纸质蜂巢,单层蜂室可容纳超2000个幼虫室。

四、与其他胡蜂的区别

大胡蜂体型显著大于小胡蜂(体长约2厘米),毒性更强。其巢穴规模与攻击性也更为突出,对蜜蜂种群危害极大,可侵入蜂巢捕食蜜蜂。

五、扩展说明

法语中称为“frelon”,中文别名“马蜂”更强调其常见性与危险性。需注意,不同地区对“大胡蜂”的具体物种界定可能存在差异,实际遇到时应避免靠近以防蜇伤。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吉拉斯蒸馏器边际输入倾向部分标记存储器晨祷存放款比率电制成的公开准备勾钩集极电晶体购买组织核间束河马面霍勒氏器交叉羟醛缩合激光全息存储器集中器军功可变卖的矿砂散装货两用船氯化氮氨菲定买方设计标准米斯氏条纹密相输送技术脑膜炎性呼吸溶溶法双重外壳水声转换器四开苏迪耳氏手术炭黑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