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尘暴英文解释翻译、尘暴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dust storm

相关词条:

1.duststorm  2.sandstorm  3.duststorm  4.desertstorm  5.palouser  

分词翻译:

尘的英语翻译:

dirt; dust; this world

暴的英语翻译:

cruel; sudden and violent

专业解析

尘暴(dust storm)指强风将地表大量干燥、松散的尘土颗粒卷入空中,形成能见度显著降低的浑浊天气现象。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形成机制

    由持续强风(通常风速≥10.8 m/s)作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裸露地表引发,土壤缺乏植被覆盖且干燥松散时极易发生。卷扬的颗粒以细小的粉砂和黏土为主(粒径多小于0.063mm),可悬浮于空中长距离传输。

  2. 现象特征

    水平能见度普遍降至1公里以下,严重时不足200米。天空呈土黄色或灰褐色,空气混浊,持续时间可从数小时至数日。区别于沙尘暴(sandstorm),后者以较大粒径的沙粒(0.063–2mm)近地面跳跃运动为主,影响范围通常较小。

  3. 地理分布与影响

    常见于沙漠边缘(如撒哈拉、戈壁)、干旱农耕区及干涸河床。除降低能见度威胁交通安全外,尘暴携带的颗粒物(PM10、PM2.5)会加剧呼吸系统疾病,并导致土壤肥力流失及电子设备损坏。

  4. 相关术语辨析

    • 扬沙(blowing dust):风速较小(6–10.7m/s),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颗粒悬浮高度较低。
    • 浮尘(dust haze):尘暴后细颗粒长期悬浮,能见度<10公里,风力微弱。

权威参考来源:

  1. 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云图与天气现象分类》
  2. 中国气象局《沙尘天气预警等级》行业标准(QX/T 148-2011)
  3.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沙尘暴研究专题
  4. 《英汉大气科学词汇》(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尘暴(Dust Storm)是一种由强风将地面大量尘埃和细颗粒物卷入高空形成的天气现象,常导致空气浑浊、能见度显著降低。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特征

尘暴是大风卷起地表松散尘埃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水平能见度通常小于1公里。在极端情况下(如中国新疆、河西走廊的“黑风”),能见度可接近零,白昼如同黑夜。它与沙暴(Sandstorm)的区别在于,沙暴以沙粒为主,而尘暴以更细的尘埃颗粒为主。

2.形成条件

3.影响与危害

4.地理分布

尘暴多发于全球四大干旱区: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中国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是中亚沙尘暴高发区的一部分。

5.相关争议

部分资料将“尘暴”与“沙尘暴”视为同义词,但也有研究认为两者存在差异: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尘暴特指以尘埃为主的类型。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参考气象部门或权威百科(如、8、9)。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氨基甲酰氯半圆键保险准备边界效应吡咯啉化合物都市人断点命令发癣菌肉芽肿过度还原海外银行机构活柱泵胡桃醌假靛黄素见红胫骨前的金玉脊髓积水旧金山控制线对苦苏属劳务保险单诺司可品贫困齐纳电流舍命通货膨胀会计外直径完整性检查程序微处理机输入输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