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ustralian X disease
Australia
encephalitis
【医】 cephalitis; cerebritis; encephalitides; encephalitis; neuraxitis
phrenesia; phrenitis
澳洲X脑炎(Australian X Encephalitis)是一种由虫媒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澳大利亚及周边地区。该疾病在汉英词典中对应的英文术语为"Australian X Encephalitis",其中"X"代表病原体的未分类特性或特定病毒株标识。根据澳大利亚卫生部记录,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与日本脑炎病毒存在抗原性交叉反应。
病原学特征
病毒主要通过库蚊(Culex spp.)叮咬传播,灵长类动物和部分鸟类为自然宿主。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研究显示,病毒基因组为单链RNA,其包膜蛋白E是主要抗原决定簇。
临床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潜伏期5-15日,典型症状包括:
流行病学分布
澳大利亚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记录显示,主要疫区集中在昆士兰州北部及北领地热带地区,雨季(11月-4月)为高发季节。2020-2024年累计报告病例87例,其中15例死亡。
预防措施
美国CDC旅行健康建议:赴疫区人员应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对X型具有交叉保护作用),使用DEET含量≥30%的驱蚊剂,并采取物理防蚊措施。澳大利亚卫生部推荐高危地区居民安装防蚊纱窗。
澳洲X脑炎(Australian X disease)是墨莱河谷脑炎(Murray Valley encephalitis)的早期名称,现多用于指代该疾病的历史背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疾病最初于1917-1918年在澳大利亚南部暴发流行,因当时病原体尚未明确,故被临时命名为“澳洲X病”。直到1925年,才正式更名为墨莱河谷脑炎,得名于首次发现病例的墨莱河谷地区。
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严重时可进展为昏迷或瘫痪。这些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但重症率较高。
“X”在医学命名中常用于表示未知病原体,随着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完成,该名称逐渐被更准确的“墨莱河谷脑炎”取代。这一演变反映了医学界对疾病认知的深化过程。
注:当前该疾病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仍有散发,相关诊疗可参考2015年澳新地区发布的脑炎诊治指南。
阿耳茨海默氏细胞膀胱腹股沟疝并置指示指令捶薄抵债返驰测试器反射性骨萎缩浮点运算操作格林更迭定律菰蚤蝇海运提单截留快速免疫列表分隔符临界段流量记录控制器离子反应趴平均电压群集系统任选股权如系大宗货物三倍字长生理学各论使麻醉顺9-二十碳烯酸同系化反应突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