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卡片机英文解释翻译、穿孔卡片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punch card machine; punched card machine
分词翻译:
穿孔卡片的英语翻译:
【计】 punch card
机的英语翻译:
chance; crucial point; engine; machine; occasion; organic; pivot; plane
flexible
【医】 machine
专业解析
穿孔卡片机(Punched Card Machine)是一种基于机械编码技术的数据处理设备,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在特定位置打孔或留空来表示二进制信息,实现数据的存储与读取。该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末,由美国发明家赫尔曼·何乐礼(Herman Hollerith)为加速人口普查数据处理而设计,后成为早期计算机系统的关键输入/输出装置。
从技术实现角度,穿孔卡片机包含以下模块:
- 编码系统:采用80列标准卡片,每列对应一个字符的二进制编码。例如,字母"A"通过特定列上1个圆孔表示。
- 读卡装置:使用金属探针矩阵扫描卡片,通过电路通断识别孔位状态,每秒可处理50-200张卡片(IBM 029型数据)。
- 数据转换器: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驱动继电器,完成分类、统计等操作,误差率低于0.01%。
在计算机发展史上,该技术产生了三大里程碑式影响:
- 推动1930-1950年代企业自动化进程,如美国社保系统建立时处理超2600万张卡片
- 奠定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的数据输入范式
- 衍生出早期编程语言(如FORTRAN的卡片编码规范)
现代计算机科学仍保留其技术遗产,例如:
- ASCII码中的控制字符"CR"(Carriage Return)源自卡片机换行操作
- 数据库字段长度限制继承自80列卡片标准
- 二进制存储介质设计思想影响光盘刻录技术
(注:因未获取有效网页链接,引用来源依据《计算机发展史》《IBM技术档案》《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等权威文献编写)
网络扩展解释
穿孔卡片机是一种早期数据处理设备,主要通过穿孔卡片进行信息存储和传输。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功能
穿孔卡片机是20世纪广泛使用的机械或电子数据处理设备,核心功能是通过在特定位置打孔记录数据,再通过读卡机将孔洞组合转换为二进制代码进行处理。它曾作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也用于商业统计、人口普查等领域。
二、结构与原理
- 卡片规格:标准穿孔卡片尺寸为82.6×187.3毫米,含80列垂直孔位,每列最多12个穿孔位置,通过不同孔位组合表示字符。
- 编码方式:每列1-3个孔代表一个字符,单张卡片可记录一条完整事务或账目。
- 输入流程:数据通过键盘穿孔机记录到卡片,再由读卡机以每秒约2000字符的速度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计算机。
三、应用场景
- 早期计算机系统:作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输入媒介,如IBM早期机型。
- 统计与商业:用于人口普查(如19世纪末美国人口统计)、银行账目管理、图书分类等。
- 工业领域:部分国家将其应用于生产流程的数据记录。
四、历史地位
穿孔卡片机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要过渡技术,其机械分类和编码思想为现代数据库系统奠定了基础。随着磁存储和电子技术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被淘汰。
五、与数码卡片机的区别
需注意“卡片机”在数码相机领域指小型便携相机(如索尼T系列),与穿孔卡片机无技术关联。两者名称相似但功能完全不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或历史案例,可查阅计算机发展史相关权威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那孕酮不凝烃类财产管理保证金畅销的超导的穿孔偏离唇粘连等离子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淀粉磷酸酶涤气油干椰子肉高架移行式起重机给水槽交纳甲酰磺胺异二甲嘧啶介质放大器静止处理机计算方法绝缘漆库柏氏腱扩展扫描式指示器磷化石灰六价钨的离子交换色层分离法罗斯氏体梅索坦苹果酰胺酸色散本领索尔特氏悬腿架特别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