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serialized scheduling
bunch; cluster; get things mixed; skewer; strand; string together
all right; business firm; profession; capable; carry out; prevail; conduct; go
travel; range; row; soon
【计】 row
【医】 dromo-
【经】 line
burn up; change; convert; melt; spend; turn
attemper; dispatch
【计】 dispatch; scheduling
在计算机科学与数据库管理领域中,串行化调度(Serializable Schedule)指事务并发执行时的一种调度方式,其最终效果与所有事务按某种顺序依次串行执行的结果一致。该机制通过保证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特性),确保多用户并发操作下的数据完整性。
从技术实现层面,串行化调度主要依赖以下两种协议:
实际应用中,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与Next-Key Locking技术实现可串行化隔离级别,此设计有效避免了幻读现象(参见MySQL 8.0官方文档)。微软SQL Server则采用基于行版本控制的快照隔离机制达成相同目标。
该理论在分布式系统领域进一步延伸,Google Spanner全球分布式数据库通过TrueTime API协调全球事务,其串行化实现精度达到纳秒级(参见ACM SIGMOD 2017论文集)。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可追溯至Eswaran等人1976年发表的《并发控制的可串行化判定标准》奠基性论文。
串行化调度是数据库事务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主要用于确保并发事务的正确性。其核心定义和特点如下:
基本定义
串行化调度指并发执行多个事务时,虽然操作是交替进行的,但最终结果与某个串行调度的执行结果等价。这里的"串行调度"指事务依次执行(如T1完成后执行T2)。
关键作用
通过串行化调度,可以保证并发事务的正确性,即避免出现数据不一致问题。即使事务并发执行,结果仍等同于按某一顺序串行执行,从而满足ACID中的隔离性要求。
实现原理
与串行调度的区别
判断方法
常用优先图(Precedence Graph)检测是否存在环。若无环,则调度是冲突可串行化的;若有环,则不可串行化。
示例:假设事务T1修改数据A,T2读取A。若并发调度中T1先写A、T2后读A,则与串行执行T1→T2等价,属于可串行化调度;若顺序颠倒,则结果可能不一致,不可串行化。
报时讯号并置指示指令茶苦荬敞式凉水塔痴情的磁墨水扫描器大商店等离体动力学非调谐天线浮点常数高弹形变固气溶胶红色细菌科环庚米特解剖注射液浸脂木材开放投资公司类属冷热交替浴冷硬六方氯铅矿密探农棒素气压匣石油收益税的减免双端窄匙水合值水杨酸锌糊诉讼中假设的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