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碘酪氨酸(Diiodotyrosine, DIT)是酪氨酸分子中苯环上的两个氢原子被碘取代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在生物化学领域,它被认为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由甲状腺滤泡细胞通过碘化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₉H₉I₂NO₃,分子量约为433.0 g/mol,属于含碘氨基酸衍生物。
从生理功能角度,二碘酪氨酸在甲状腺内进一步耦联形成甲状腺素(T4)。该过程依赖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作用,并受到促甲状腺激素(TSH)的调控。其代谢异常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相关疾病存在关联。
在医学检测中,二碘酪氨酸可作为甲状腺代谢研究的生物标志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甲状腺研究数据库显示,其血液浓度水平可反映甲状腺碘摄取效率。不过正常人体内游离DIT含量极低,主要存在于甲状腺组织内。
权威参考资料:
二碘酪氨酸(Diiodotyrosine,DIT)是一种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功能。以下从化学结构、生物作用及应用三方面进行解释:
分子式与结构
分子式为 $text{C}_9text{H}_9text{I}_2text{NO}_3$,是酪氨酸苯环上的3、5位氢被碘原子取代的产物。根据旋光性不同,分为D型和L型异构体,例如L-3,5-二碘酪氨酸的CAS号为300-39-0,而D型为16711-71-0。
物理性质
密度约2.4 g/cm³,沸点410.5°C,闪点202.1°C。
甲状腺激素合成中间体
在甲状腺中,碘离子经氧化后与甲状腺球蛋白上的酪氨酸结合,首先生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随后两者缩合形成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
代谢与调控
T4在血液中可脱碘转化为活性更强的T3,而DIT作为前体参与这一代谢循环,对维持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
医药与科研
作为标准物质用于药物分析(如USP认证产品),或作为合成其他化合物(如N,O-二乙酰基衍生物)的中间体。
临床检测
甲状腺功能异常时,DIT及其衍生物的水平变化可作为诊断指标之一。
二碘酪氨酸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兼具化学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在医药研发及生理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白泻根捕鼠器侧鼻突常恒量产生神经张力的出港通知书储蓄银行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单向总线哒嗪酮德国的风湿性神经炎工作单位过用Ж鼓室上隐窝切开术和奸年龄回响假码结肠右淋巴结节距接口数据块决水空气出口棱菌属破坏氧化作用犬星球菌生蝶呤视像融合不能碳水化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