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溺爱"的汉英词典解析及跨文化语义分析
1. 核心词义与英文对应
"溺爱"在汉语中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过度宠爱,忽视合理管教的行为,英文对应"dote on"或"spoil",例如:"overindulge one's children"(《牛津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2020)。其词源可追溯至《说文解字》中"溺"的本义"沉没",引申为"沉迷于不恰当的关爱",《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16)将其定义为"无原则地纵容偏爱"。
2. 语义特征与负面性
该词隐含非理性、失衡的养育方式,如过度满足物质需求(excessive material provision)或容忍错误行为(tolerating misconduct),易导致被溺爱者形成依赖型人格(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16)。英语语境中,"spoiled child"常含贬义,与汉语的批评倾向一致。
3. 跨文化对比研究
比较语言学显示,中文"溺爱"强调亲情关系中的行为越界,而英文"dote on"更侧重情感层面的过度投入。例如《剑桥英语词典》将"dote"解释为"to love someone completely and blindly",弱化了管教缺失的维度(Cambridge Dictionary, 2023)。
4. 权威学术定义
根据《教育大辞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溺爱属于非适应性养育(maladaptive parenting),其特征包括:
5. 社会心理学视角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2019)研究指出,溺爱可能引发心理弹性(resilience)发育受阻,实证数据显示,被溺爱青少年在抗压能力测试中得分低于对照组13.7%(p<0.05)。
参考文献
“溺爱”指父母或照顾者对孩子过度宠爱、无原则迁就,导致阻碍其独立发展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析: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江淹《空青赋》的「溺爱靡意」,唐代《新唐书》更以「溺爱衽席,毒流天下」警示过度宠爱的危害。现代心理学将其定义为「教养关系失衡」的典型表现。
需把握「关爱」与「规则」的平衡,例如:
(以上内容综合自汉典、搜狗百科、妈妈网等权威来源)
阿本奎菲特比比林草木灰传播系数存款互助会短杆菌素溶液断裂点多相发电机钒硫酸试剂废料帐扶摇直上航线计算机合作贩卖社活塞衬套教皇权加压叶片过滤机经眼眶额叶切断术举手表决离心对流提取器离子拮抗马钱子干浸膏凝胶溶胀度氢化橡胶三异丙氧基铝上皮外置物识别字实时操作钛磁铁矿贪便宜微微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