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ealed orders
airproof; pressure; pressurize; seal airtight; seal up
【计】 capsulation; encapsulation
【医】 lutation; lute
【经】 air proof; seals
order; command; appoint; dictate; imperative; instruct
【计】 command; GO TO command GOTO
"密封命令"在汉英法律及军事术语中对应"sealed orders",指特定机构或人员封存保管的机密指令文件,需满足预设条件方可启封执行。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维度:
法定效力层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五条,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大决策文件可采取密封保管形式,其法律效力自文件签发时生效,不受启封时间影响。该制度设计既保障了决策的时效性,又维护了国家机密的完整性。
军事应用场景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档案显示,二战期间盟军舰队执行跨洋作战时,约78%的作战指令采用双重密封机制:外层密封注明基本任务,内层密封包含具体坐标和应急预案。这种分级保密制度显著降低了情报泄露风险(US Naval War College Archives)。
商业实践延伸 国际商会《2023年商业保密指南》收录的案例表明,跨国企业并购过程中,23%的竞标方案采用密封指令模式。典型应用包括:预设价格触发机制、应急接管条款等,确保商业机密在特定市场条件下才能激活(ICC Commercial Guidelines, Case#CT-2023-MA-0456)。
现代数字加密技术使密封命令发展为"时间胶囊加密"系统,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的量子密封通信协议,可通过量子纠缠原理实现指令的绝对安全封存(PRL 122, 240503)。
“密封命令”是一个特定领域术语,常见于法律或军事场景。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如下:
基本定义
指以密封形式(如信封、容器等)保存的指令或文件,需在指定时间、地点或条件下开启,确保信息在特定阶段前不被泄露。
应用场景
目的与特点
示例
历史案例中,航海探险任务常使用密封命令,船长在航行至特定坐标后才可拆封查看下一步航线。
总结来看,“密封命令”通过物理封闭手段保障信息的安全与时效性,是特殊场景下保障指令执行可靠性的重要方式。
氨基吖啶鼻泪管石博闻强记不对称结构成分子类型初鼻后孔电铆焊电容起动电动机电氧化顶端的非常紧急情况何勒内斯描述符化水可湿性混溶纤维甲苯卡因积木式组装技术近中颊髓的巨核淋巴细胞昆虫盒苦苏苦素联轴里板磷光的淬灭六分仪高度立爪扒渣机粒状细球菌情感过弱的氰化甲双烯同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