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击穿现象英文解释翻译、击穿现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punch-through

分词翻译:

击穿的英语翻译:

【化】 breakdown

现象的英语翻译:

phenomenon; appearance
【化】 phenomenon
【医】 phenomenon
【经】 phenomenon

专业解析

击穿现象 (Breakdown Phenomenon) 是电介质物理和电气工程领域的核心概念,指在强电场作用下,本应绝缘的材料突然丧失其绝缘性能,转变为导电状态的过程。以下从汉英词典释义出发,结合物理机制进行详细解释:


一、汉英术语对照与核心定义


二、物理机制与临界条件

击穿的本质是电介质内部载流子(电子/离子)受电场加速获得足够动能,撞击原子并产生连锁电离(雪崩效应),最终形成导电通道。其发生需满足:

  1. 临界电场强度(击穿场强 $E_b$):

    材料发生击穿的最低电场强度,单位通常为 $text{kV/mm}$。

    $$E_b = frac{V_b}{d}$$

    其中 $V_b$ 为击穿电压,$d$ 为介质厚度。

  2. 能量积累:载流子动能超过介质电离能,引发碰撞电离。

三、击穿类型与特征

根据介质类型与机制差异,主要分为三类:

  1. 气体击穿 (Gas Breakdown)
    • 帕邢定律 (Paschen's Law):描述击穿电压与气压、电极间距的关系,存在最低击穿电压阈值。
    • 典型现象:电晕放电、电弧(如闪电)。
  2. 液体击穿 (Liquid Breakdown)
    • 主要由杂质(气泡、微粒)引发局部电场畸变,导致液态介质(如变压器油)电离。
  3. 固体击穿 (Solid Breakdown)
    • 本征击穿:纯净晶体因电子雪崩导致的瞬时失效。
    • 热击穿:介质损耗发热→温度升高→电导率增大→热失控循环。

四、工程意义与应用


权威参考文献:

  1. MIT OpenCourseWare, Dielectric Breakdown in Solids (课程讲义)

    https://ocw.mit.edu/courses/6-763-applied-superconductivity-fall-2005/

  2. IEEE Xplore, Paschen's Law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 (期刊论文)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788591

  3. 清华大学电机系, 高电压工程基础 (教材第4章)

    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ee/

  4.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Thermal Breakdown in Polymers

    https://journals.aps.org/prmaterials/abstract/10.1103/PhysRevMaterials.5.065602

网络扩展解释

击穿现象是电学中的一种特殊物理现象,指电介质(绝缘体)在强电场作用下失去原有绝缘性,形成导电通道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原理

当电介质承受的电压超过其临界值时,内部电场强度会击穿原子/分子结构,产生自由电子和离子。此时原本不导电的物质突然导通大电流,常见于空气、塑料、陶瓷等介质中。

二、主要类型及表现

  1. 气体击穿
    典型表现为电弧放电,如雷击、验电笔发光现象。空气在约3kV/mm电场强度下会被击穿。

  2. 固体击穿
    伴随物理损伤:

    • 熔融通道(如PCB板烧毁)
    • 碳化裂纹(如变压器绝缘层损坏)
  3. 液体击穿
    变压器油等液体介质会因杂质形成导电路径,产生电火花。

三、关键参数

四、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规律
介质种类 云母>陶瓷>空气>橡胶
温度 温度↑ → 击穿电压↓
杂质含量 杂质↑ → 击穿电压↓
电压类型 交流>直流击穿难度

该现象在电力设备防护、避雷器设计、半导体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实际应用中需保持工作电压低于介质击穿电压的50%-70%以确保安全。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薄膜磁存储模块部分短语驰豫吹号电解物第二穿动脉低泡表面活性剂对调反压阀光电导元件国家联盟合用户互叫货物订舱单胡桃仁胶片施照器技术学聚变反应堆卡塞氏囟门空间电荷散焦枯草杆菌罗伯逊氏征脉冲形成线敏度能力乳酸生成酶生物群落的视细胞逃脱填焊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