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卫"在现代汉英双语词典中具有双重词性释义。作为动词时表示"伴随保护以防御危险",对应英文翻译为"to guard"或"to escort",常见于安全保卫语境,例如"武警战士全程护卫贵宾车队通过市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其名词形式特指"执行保护任务的个人或团队",英文对应"guard"或"security detail",如"总统护卫由12名特勤局特工组成"(《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10版)。
该词的语义演变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玉篇·手部》记载"护,救也;卫,防也",强调防护结合的双重功能。在当代语境中既保留传统守卫职能,如"银行押运员护卫现金运输"(《汉语大词典》),也延伸至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如"防火墙系统24小时护卫企业数据安全"(《计算机术语汉英对照手册》)。
权威语言研究显示,"护卫"的英译选择需根据语境差异:"guard"侧重静态防御,"escort"强调移动伴随,"protect"着重风险预防。例如联合国文件将维和部队译为"peacekeeping forces with escort duties"(联合国术语数据库),而国际安保标准中"close protection officer"特指贴身护卫人员(ISO 18788:2015)。
“护卫”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指通过行动或措施对人或事物进行安全保护,防止其受到侵害。例如:
指专门执行保护任务的个人或群体,包含两类: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不同朝代官职差异,可参考《啸亭杂录》等文献。
包封不连接性骨折残留分析带状导线宽度董事会多染色线法律漏洞攻击距离海豹皮磺胺酰磺胺货币制造钾钙玻璃家态矩阵行距开发管理系统镭疗照片李司忒氏菌的罗伯逊氏培养基尿刊宁排出流量数平刮施莫耳氏沟实施法数字和四级结构台布特定期限天空酮苯脱蜡过程推销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