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保税英文解释翻译、海关保税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customs bond; customs bonding
分词翻译:
海关的英语翻译:
custom; customhouse
【经】 custom house; customs; customs office; maritime custom
保税的英语翻译:
【法】 in bond
专业解析
"海关保税"是国际贸易和海关监管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是指经海关批准,对进口货物暂不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如增值税、消费税),但货物必须置于海关监管之下,在规定期限内用于特定目的或复运出境的一种制度。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释:
-
海关 (Hǎiguān - Customs):
- 指国家在对外开放口岸设立的,依法对进出关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的国家行政机关。
- 英文对应:Customs。指负责监管货物进出口、征收关税和执行进出口法规的政府机构。
-
保税 (Bǎoshuì - Bonded):
- “保”指担保、保证,“税”指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 其核心含义是“暂缓纳税”。指进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在特定区域(保税区、保税仓库等)或用于特定用途(加工、储存、展览等)期间,暂时不用缴纳本应征收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但这并非免税,而是纳税义务的延迟履行。只有当货物最终进入关境内销售或使用时,才需补缴税款;若复运出境,则无需缴税。
- 英文对应:Bonded。指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储存或加工,暂缓缴纳关税和税费的状态。例如:Bonded warehouse (保税仓库), Bonded zone (保税区), Bonded goods (保税货物)。
“海关保税”的详细解释:
“海关保税”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描述的是在海关的监管和担保制度下,进口货物享受暂缓缴纳进口税费的特殊待遇。其要点包括:
- 海关批准与监管: 保税状态必须经过海关的批准才能设立,并且货物在整个保税期间都处于海关的严密监管之下。海关有权随时检查货物状态和流向。
- 暂缓征税: 这是保税制度最核心的特征。货物在保税状态下,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的纳税义务被暂时中止,而非免除。
- 特定目的与场所: 保税货物通常用于特定的目的,如:
- 储存: 存放在保税仓库(Bonded Warehouse)中,等待最终流向(复出口或完税进口)。
- 加工/制造: 在保税工厂(Bonded Factory)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综合保税区)内进行加工、装配、制造,成品可能复出口或完税内销。
- 展示/展览: 在保税展示场所内进行展览,展后复运出境。
- 转口贸易: 货物在保税状态下进行国际中转。
- 担保制度: 通常,经营保税业务的企业需要向海关提供担保(如保证金、银行保函等),以保证其遵守海关规定并承担可能的纳税义务。
- 时效性与最终处置: 保税状态是有期限的。最终,保税货物必须:
- 复运出境: 按原状或加工后的状态出口到国外。此时,无需缴纳当初暂缓的进口税费。
- 完税进口: 经海关批准并办结所有进口手续,缴纳应征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后,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或使用。
- 放弃或销毁: 在海关监管下进行。
- 常见形式: 海关保税制度的具体体现形式包括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保税工厂、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进口(1210模式)等。
权威性参考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该法是海关监管的根本法律依据。其中第四章“进出境物品”、第五章“关税”以及第六章“海关事务担保”等相关条款,为保税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明确了海关的监管职责和纳税义务的暂缓原则。例如,第五十九条提及了“海关监管货物”的概念,这包含了保税货物。具体条款可查阅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或法律数据库。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 (海关总署令第240号): 这是专门规范保税仓库设立、管理以及保税货物监管的部门规章,详细规定了保税仓库的类型、申请条件、海关监管要求、货物存储期限、处置方式等。可在中国海关总署官网“信息公开-海关法规”栏目查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 (海关总署令第243号): 虽然主要针对出口货物,但也涉及与保税仓库的衔接和部分保税功能(如进口货物入仓退税)。同样可在海关总署官网查询。
- 世界海关组织 (WCO) - 《京都公约》: 该公约是国际海关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其专项附约四第一章“海关仓库”为各国建立保税仓库制度提供了国际标准和指导框架。WCO官网提供公约文本信息。
- 中国海关总署官方网站: 这是获取中国海关保税政策、法规、公告、业务指南和统计数据的最权威平台。网站设有“办事服务”、“信息公开”、“政策法规”、“业务专栏”(如特殊监管区域)等栏目,提供详尽的保税业务信息。访问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官网。
“海关保税”指在海关的批准和监管下,进口货物以保税状态(即暂缓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在特定区域储存、加工、展示或用于转口贸易。其核心是延迟纳税而非免税,最终货物需复运出境或完税进口。该制度是国际通行的海关监管便利措施,旨在促进贸易和物流发展。其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海关法》及海关总署发布的相关管理规定。
网络扩展解释
海关保税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海关监管制度,其核心是通过暂缓缴纳进口税费,促进国际贸易和加工制造。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特点
海关保税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进口货物时,在海关监管下于指定场所(如保税区、保税仓库)进行储存、加工或装配,暂缓缴纳关税、增值税等进口税费,待货物最终流向确定后再补缴或免税。这一制度适用于货物复运出境或经批准内销的场景。
二、主要作用
- 降低企业成本:通过延缓纳税减少资金占用,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 促进国际贸易:支持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简化进出口手续,增强企业竞争力。
- 优化供应链管理:例如跨境电商通过保税仓实现快速清关,消费者下单后直接发货,缩短物流时间。
三、实施形式
- 保税仓储:货物在保税仓库存储期间暂不缴税,如免税品商店、寄售代销。
- 加工贸易:包括进料加工、保税工厂等,进口原料加工成品后复出口可免税。
- 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等区域内实行特殊税收政策。
四、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百条,保税货物需满足“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并在境内储存、加工后复运出境”的要求。若转为内销,则需补缴税款。
五、典型应用案例
某企业进口电子元件至保税区加工为成品,若出口至海外可免缴进口税;若内销则需补缴税款。这种方式既保障了生产灵活性,又降低了初期成本。
通过以上机制,海关保税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政策工具。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败笔比较命令传送峰值电疗浴多元件寄生排列防错性程序设计芳基汞非实质性的错误项高滤波器公共谷氨酸过剩五十哈金斯公式晶体主平面酒精吸收卡氏疟原虫可塑性粘土联接线分配架卵裂型内流破坏财产葡萄糖肟曲解视纹状体区双精度运算水文学诉讼中的情形托洛氯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