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relocatable file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reorientation
【计】 relocate
【化】 relocatability
document; documentation; file; paper; writ
【计】 file
【医】 document
【经】 documents; file; instrument
在计算机编程领域,"可再定位文件"(relocatable file)指包含未绑定绝对地址的机器代码和数据的中间文件格式。这类文件作为编译过程的中间产物,需要通过链接器进行地址重定位才能生成可执行程序。其核心特征表现为:
地址独立性:文件中的代码段和数据段仅记录相对偏移量,不包含绝对内存地址。这种设计允许链接器根据实际内存布局调整基址,《编译原理与实践》(ISBN 978-7-115-35689-2)指出这种机制有效解决了多模块程序的地址冲突问题。
符号表结构:包含未解析的外部符号引用和可导出符号定义,为链接器提供跨模块整合的依据。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发布的POSIX标准中详细规定了ELF格式的符号表结构规范。
重定位条目:存储需要地址修正的指令位置信息,当链接器确定最终加载地址后,将根据这些条目进行地址修补。这种机制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ISBN 978-7-111-54493-5)中被描述为现代编译系统的关键技术。
该文件格式通常对应".o"扩展名(UNIX/Linux系统)或".obj"扩展名(Windows系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软件工程手册强调,这种中间文件格式的设计极大提升了代码复用效率,使模块化编译成为可能。
"可再定位文件"(Relocatable File)是计算机编译和链接过程中的关键中间文件,主要用于程序构建阶段。以下是详细解释:
可再定位文件是编译器生成的中间二进制文件(扩展名通常为.o或.obj),包含尚未确定最终内存地址的机器代码和数据。这类文件需要通过链接器处理后才能形成可执行文件。
相对地址编码 代码和数据使用相对地址而非绝对地址,允许链接器灵活调整内存布局。
模块化结构 包含三个基础区段:
元数据支持 包含符号表(记录函数/变量引用关系)和重定位表(标注需要地址修正的位置)。
• 支持多文件编译:允许将大型项目拆分为多个模块分别编译 • 实现地址无关代码:为动态链接库的创建奠定基础 • 提供链接灵活性:链接器可根据目标平台调整内存映射方案
注:技术文档中更常见"可重定位文件"的译法,这是"relocatable file"的标准中文术语。该文件类型在Linux系统中对应ELF格式,Windows系统中为COFF格式。
半岛半集装箱不变价格不法占有的冲击熔接除害剂初期缝术催化烃化代谢调节东道国税务补偿短波天线分子蒸溜器感色灵敏度虹彩炎假麻痹狂间接蒸汽基极电阻颈静脉窝氯醛交酯冒泡前括号球管滤光板萨-维二氏反应生化热力学施坦尼乌斯氏扎法守恒溲疏属调制解调同步语义学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