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Koplik's sign; Koplik's slgn
科泼力克氏征(Koplik's spots)是麻疹(measles)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口腔黏膜病征,由美国儿科医生亨利·科泼力克(Henry Koplik)于1896年首次描述。其表现为双侧颊黏膜近第一臼齿处出现的灰白色小斑点,直径约1-2毫米,周围伴有红色晕环,形似“盐粒撒在红绒布上”。该体征通常在麻疹前驱期(即发热后2-3天)出现,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从病理机制分析,科泼力克氏征的形成与麻疹病毒(Measles morbillivirus)在黏膜上皮细胞内的复制有关,病毒诱导局部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导致特征性斑点的产生。临床观察表明,约60-70%的麻疹患者会出现此体征,且在皮疹出现前24-48小时达到显著状态。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科泼力克氏征的识别可帮助实现麻疹早期隔离,对阻断病毒传播链具有关键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麻疹疑似病例的优先识别特征之一。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率的提升,该体征的临床检出率已显著下降,但仍被视为麻疹诊断的“金标准”体征。
科泼力克氏征(Kernig征)是神经科常用的脑膜刺激征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判断脑膜是否受炎症或出血刺激。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体征由俄国医生Vladimir Kernig提出,检查时要求患者仰卧,髋关节和膝关节均屈曲至90°。检查者缓慢抬高患者小腿,尝试完全伸直膝关节。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可伸展至135°以上且无疼痛;若伸展受阻(未达135°)或伴随疼痛/阻力,则为阳性。
阳性结果提示脑膜受刺激,常见于:
Kernig征常与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征)、颈强直共同组成脑膜刺激征三联征,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需与以下两种名称相近但完全不同的疾病区分:
建议结合病史、其他体征(如发热、头痛)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如腰穿)综合判断。
剥夺人身自由承载器次硼基对全体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多边关税谈判法兰绒非线性检波飞扬浮动头存储器赋税法过程中投入量杭通氏染剂货物空运费率表计算机辅助教育克分子旋光里特尔氏定律螺旋凸脑多头蚴尿殖器变形虫破坏外观葡萄胎假妊娠轻油加热器僧侣社会治安条例十字光标酸式草酸钡挑卖涂改万用表未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