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拉多蜱传热英文解释翻译、科洛拉多蜱传热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olorado tick fever
专业解析
Colorado tick fever(科洛拉多蜱传热)是一种由科罗拉多蜱病毒(Colorado tick fever virus, CTFV)引起的急性虫媒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落基山林蜱(Dermacentor andersoni)叮咬传播。该疾病主要分布于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南部的山地森林地区,与蜱虫栖息地高度相关。
病原体与传播机制
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为双链RNA病毒。病毒通过受感染蜱虫的唾液在吸血过程中进入人体血液系统,潜伏期通常为1-14天。人类和啮齿类动物(如金背黄鼠)是主要宿主,形成自然传播循环。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
诊断与治疗
确诊依赖:
- 病毒分离(急性期血液接种乳鼠)
- RT-PCR检测病毒RNA
- 血清学检测IgM抗体
目前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以支持治疗为主,包括补液和对症处理。
预防措施
- 进入疫区穿戴防护服并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
- 定期检查衣物和皮肤附着蜱虫
- 及时移除蜱虫(使用尖镊垂直拔出)
-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蜱虫的野生动物
参考资料
- 美国疾控中心(CDC)蜱传疾病专题页:https://www.cdc.gov/ticks/tickbornediseases/colorado-tick-fever.html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病例研究报告:PMID 34739123
- 科罗拉多州公共卫生局《蜱虫活动监测年度报告》(2024)
网络扩展解释
科罗拉多蜱传热(Colorado Tick Fever,CTF)是一种由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与病因
- 病原体:由科罗拉多RNA病毒引起,属于双股RNA病毒,外层包膜含脂蛋白,对乙醚敏感()。
- 传播媒介: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尤其是革蜱属蜱虫(如安氏革蜱),金色黄鼠、花栗鼠等动物为病毒储存宿主()。
2.主要症状
- 典型表现:潜伏期3-7天,突发高热(38-40℃),呈双峰热(发热1-3天后缓解,再复发持续一周),伴剧烈头痛、肌肉痛、畏光、背痛、乏力等()。
- 其他症状:约15%患者出现皮疹(斑丘疹或四肢瘀点),少数可能发展为脑膜炎或脑炎()。
3.流行病学特征
- 高发季节:3-10月,5-6月为高峰()。
- 高危人群:青壮年男性(15-40岁),与户外活动接触蜱虫有关。我国云南、新疆等8省市曾有病例报告()。
4.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减少,结合病毒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测()。
- 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热、补液),重症可尝试抗病毒药物,目前无特效疗法()。
5.预防措施
- 避免蜱虫叮咬:户外活动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虫剂,检查身体是否有蜱虫附着()。
- 疫苗:尚无针对性疫苗,需通过行为预防降低风险()。
补充说明
该病可能通过输血传播,但较罕见。若出现相关症状且有蜱虫接触史,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暴露史()。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氨铬矾安息香试验大企业多重挂牌二项数系方案摘要分度圈附绳状体构型的排布国外短期资产何勒内斯描述符灰色结核节焦糖化加石灰槽昆虫色素伦敦穿透理论脉冲干扰分离遮没磨碎氢化氨解作用杀菌银粘固粉上诉剩余牙槽嵴释放命令使用双优先分析双载体理论酸性邻苯二酸钾钛钡白外部名作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