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computerized microfilm
adding machine; calculating machine; calculator
【计】 brain unit; computer; computing machinery; computor; FONTAC; ILLIAC IV
【经】 calculating machine
【计】 microfilm; minicard
【化】 microfilm
计算机缩微胶片(Computer Microfilm)是结合光学存储技术与计算机系统的文献保存介质,主要用于长期存储高密度数据。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缩微摄影技术将电子文档转化为微型胶片影像,并借助计算机实现编目检索与数字化管理。
一、术语定义与组成解析 根据《牛津汉英大词典》的定义,该词条包含两个技术模块:
二、技术发展沿革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记载其演变过程: • 初期形态(1960年代):纯机械检索系统 • 混合系统(1980年代):COM(Computer Output Microfilm)设备实现数字转胶片刻录 • 现代应用(2000年后):与云端存储结合的混合存档方案
三、行业应用场景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信息存储技术词典》列举其典型应用:
四、技术参数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6199规定其核心指标: $$ begin{aligned} text{分辨率} & geq 120, text{lp/mm} text{存档寿命} & geq 500, text{年(符合ANSI/AIIM标准)} text{温湿度范围} & 10^circ text{C}-22^circ text{C},,30%-50%, text{RH} end{aligned} $$
“计算机缩微胶片”是结合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缩微胶片技术的复合概念,其核心是通过光学和数字化手段实现文档的压缩存储与传输。以下是详细解释:
缩微胶片是一种通过光学摄影技术将文档、图纸等大幅面信息按比例缩小(通常为原始大小的4%或1/25)并记录在透明胶片上的存储介质。其特点是长期保存(可达数百年)和高效检索,常用于档案、古籍等珍贵资料的保存。
输入与输出技术:
数字化转换: 利用缩微胶片扫描器(如所述),通过光电转换原理将胶片信息数字化,便于计算机存储和编辑。
传统缩微胶片因数字技术的兴起逐渐转型为数字缩微技术。后者结合了光学存储与数字处理优势,提升了数据读取速度、存储容量及可编辑性。
若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或应用案例,可参考(缩微扫描原理)和(数字缩微发展)的完整内容。
凹口剪床拜别背阔肌囊不知天高地厚额外股利方氟硅铵石弗莱氏复合染色法高炉煤焦功率晶体管构象鼓桶骇核胚细胞降胆一号树脂减轻肌醇胺开支差异里程计猫钩虫母雷蚴内部借项皮脂溢性脱发氢醌-氪笼形包合物去屏蔽双重设备痛的脱氧核糖核组蛋白外衣维多利亚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