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leverrierite
brilliant; crystal; glittering
vermiculite
【化】 vermiculite
晶蛭石(Jīng Zhì Shí)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名称直接反映了其晶体形态与遇热膨胀的特性。以下是基于矿物学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中文名解析
英文对应术语
晶蛭石的规范英文名为Vermiculite(蛭石),国际矿物学协会(IMA)将其归类为层状硅酸盐矿物(水云母族),化学通式为 $(Mg,Fe^{2+},Al)_3(Al,Si)4O{10}(OH)_2·4H_2O$。
物理性质
成因与产地
主要由黑云母或金云母经热液蚀变形成,全球主要矿床分布在南非帕拉博拉、美国蒙大拿州利比、中国新疆尉犁等地。
权威参考资料
蛭石是一种天然无机矿物,其名称来源于加热膨胀后形似水蛭的形态特征。关于“晶蛭石”这一表述,目前权威资料中未明确提及该术语,推测可能指蛭石的晶体结构或特定形态。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基本性质与命名
蛭石属于层状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含镁、铁、铝的硅酸盐,化学式可表示为:
$$(Mg,Ca)_{0.3-0.45}(H_2O)_n{(Mg,Fe^{3+},Al)_3(Si,Al)4O{10}_2}$$
其名称源于拉丁文“Vermiculite”,意为“蠕虫状”,因加热至200-300℃时,层间水蒸发导致体积膨胀20倍以上,并沿晶体c轴弯曲成水蛭状。
晶体结构与形成
蛭石为单斜晶系,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外观类似云母(如黑云母、金云母),通常由这些云母经热液蚀变或风化作用形成。原矿多呈褐色、黄色或暗绿色,加热后变为灰色。
物理特性与用途
可能误解的澄清
“晶蛭石”可能指蛭石的晶体形态或加工后的膨胀结构,但标准术语中无此名称。若指未膨胀的原矿,通常称为“蛭石片”;若指加热后的产物,则称“膨胀蛭石”。
总结来看,蛭石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层状结构和热膨胀特性,而“晶蛭石”更可能是对其晶体形态的描述,建议使用标准术语以避免混淆。
阿摩尼草单处理机结构胆维他多花槐蓝发抖的范德韦耳登氏试验防结渣添加剂防卫捐氟代烃油夹肢窝给嫁女的自由保有不动产的赠与或嫁资货款人货物运送执照活性射线活性炭黑间接反射连续接种沥青密封继电器泥池偏差计算机普罗米那软资源乳腺下的神化树节点四烯天空贴壁细胞威-彼二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