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瓷器英文解释翻译、景泰蓝瓷器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cloisonne
分词翻译:
景泰蓝的英语翻译:
【化】 cloisonne
瓷器的英语翻译:
China; porcelain; stoneware
【化】 china ware; porcelain ware
专业解析
景泰蓝瓷器(Cloisonné Enamel Porcelain)是一种以金属胎为基底,经掐丝、填釉、烧制等复杂工艺制成的传统工艺品。其英文对应术语“Cloisonné”源自法语,意指“分隔的单元”,指代器物表面用金属丝勾勒出图案轮廓的技法。
核心特征与工艺
- 材质与结构:景泰蓝以铜胎为基体,表面焊接细金属丝(如铜丝)形成纹样分区,再填充各色珐琅釉料,经高温烧结后打磨抛光,最终镀金定型。这一工艺结合了金属加工与釉彩装饰技术。
- 历史渊源:该技艺于元代传入中国,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年)达到鼎盛,因釉料以“孔雀蓝”为主且盛行于景泰朝,故得名。
文化意义与权威认证
景泰蓝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中国古代珐琅工艺的最高水平。其纹样多取材于传统吉祥图案,如缠枝莲纹、云龙纹等,兼具艺术性与象征性。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景泰蓝器物(如“景泰蓝缠枝莲纹鼎式炉”)为研究该技艺的重要实物依据。
参考资料
- 《中国工艺美术史》(故宫出版社)
- 大英百科全书“Cloisonné”词条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网络扩展解释
景泰蓝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以下从定义、工艺特点、历史渊源和收藏价值四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名称由来
景泰蓝的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属于金属与珐琅结合的复合工艺瓷器。其名称来源于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因当时制作工艺达到巅峰且釉色以蓝色为主而得名。该工艺需在铜胎表面掐制花纹并填充珐琅釉料,经高温烧制而成。
二、工艺特点
- 掐丝技法:将扁铜丝手工掐成花纹焊于铜胎,形成立体图案骨架。
- 珐琅釉料:使用蓝、绿、红等矿物釉料填充花纹,需经过800℃以上高温多次烧制,冷却后釉色才显艳丽。
- 鎏金装饰:成品需经磨光、镀金工序,赋予器物金属光泽与防氧化功能。
三、历史发展
- 起源:元代由波斯传入,明代景泰年间工艺成熟。
- 皇家属性:明清时期为宫廷御用,民间罕见,600余年间仅服务于皇室。
- 国际影响:融合青铜器、瓷器与绘画技艺,兼具东方韵味与西方审美,成为中外收藏热门。
四、收藏价值
- 工艺稀缺性:单件作品需经108道工序,成品率低,存世量少。
- 市场表现:拍卖市场屡创新高,例如明代缠枝莲纹鼎式炉曾拍出805,000元。
- 文化地位:被誉为“收藏若无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如需查看具体拍卖案例或工艺流程细节,可参考、3、7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背景幕层云畜栏胆二烯酮电导调制晶体管第一级顶选机二叉范德科耳克氏定律非记录式分光光度计改寄工龄管理人身份国际标准烛光果南氏手术哈里斯电子流含糖的焦糖溶液抗兴奋的里迪吉尔氏手术胚体壁偏振镜检查破裂的家庭脐尿管膀胱的生命化学的砷皂视神经睫状神经切断术水诊器同向核自旋氢往复滑件曲柄机构微程序压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