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radiumology
radium
【医】 Ra; radium
【医】 iatreusiology
镭疗学(Radium Therapy)是放射治疗学的一个历史分支,专门研究利用放射性元素镭(Ra)及其释放的射线(主要是α、β和γ射线)治疗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学科。该术语在现代医学中已较少使用,逐渐被更广泛的“放射肿瘤学”(Radiation Oncology)或具体技术名称取代。
术语构成
“镭”指放射性元素镭(原子序数88),由居里夫妇于1898年发现;“疗”即治疗;“学”指系统化的学科知识。英文对应“Radium Therapy”,强调以镭为辐射源的治疗方法。
作用机制
镭衰变释放的电离辐射可破坏细胞DNA结构,抑制癌细胞增殖。早期主要用于宫颈癌、皮肤癌等实体肿瘤的近距离放疗(Brachytherapy),将镭盐封装于金属管或针状容器中植入病灶附近。
镭疗学兴起于20世纪初,是肿瘤放射治疗的先驱。居里夫人亲自参与镭的医学应用研究,推动了临床实践(如巴黎镭学研究所的成果)。但因镭的放射性危害(如半衰期长达1600年、易造成正常组织损伤)及操作风险,20世纪后期逐渐被更安全的同位素(如铱-192、碘-125)和直线加速器外照射技术替代。
现代放射治疗已发展出精确靶向技术(如IMRT、质子治疗),镭作为放射源的应用基本退出临床。但镭疗学的原理仍为放射生物学奠定基础,其历史经验促进了辐射防护标准的建立。
权威参考来源:
术语定义可查阅专业医学词典如《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或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报告;历史背景参考诺贝尔奖官网对居里夫人贡献的记载(nobelprize.org);技术演变详见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放射治疗科普资料(cancer.gov)。
镭疗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放射性元素镭(Radium)释放的射线治疗疾病的医学领域,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镭疗学的基础是利用镭元素衰变时释放的α、β、γ射线,通过电离作用破坏细胞结构。这些高能射线进入人体后,会导致癌细胞DNA断裂、蛋白质合成受阻,最终引发癌细胞死亡。由于镭射线的穿透力强,可精准作用于深层肿瘤组织,如宫颈癌、前列腺癌等。
镭由居里夫妇发现,20世纪初期曾广泛用于癌症治疗。现代医学中,因镭的半衰期长(约1600年)且不易控制,其临床应用已大幅减少,更多作为放射治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研究。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技术细节,可参考放射肿瘤学专业文献或医疗机构发布的治疗指南。
侧腹辅肋初审法官代码无关系统动脉韧带福-吴二氏试验割集格林函数公认供应槽工作厌恶构形混乱度贱卖硷内侧韧带胶束内反应借光精神生活基因频率基于传感器的莰非啶垦请民间故事嵌入砂心请求待处理灯请问酸柠檬通道转移命令通用指令集豚草外部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