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卡杀菌素英文解释翻译、兰卡杀菌素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lancacidin (lankacidin); lankacidin; lankavacidin
分词翻译:
卡的英语翻译:
block; calorie; checkpost; clip; get stuck; wedge
【化】 calorie
【医】 c.; cal.; calorie; calory; chi; small calorie
杀菌素的英语翻译:
【医】 bactericidin; bacteriocidin
专业解析
兰卡杀菌素 (Lankacidin) 的汉英词典释义与详解
兰卡杀菌素(Lankacidin)是一种由微生物产生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 Antibiotic),其名称源于产生菌Streptomyces rochei var. lankaciticus(兰卡链霉菌)。该化合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
核心特性与作用机制
-
化学结构
兰卡杀菌素具有独特的18元大环内酯骨架,并连接多羟基侧链结构。这种复杂构象是其抗菌活性的分子基础,可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阻断肽酰转移酶活性,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
-
生物活性
- 抗菌谱: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链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 作用机制: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tRNA位移过程,阻止肽链延伸 。
- 低毒性:相较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较低。
-
应用与衍生研究
兰卡杀菌素因结构复杂且合成困难,目前主要作为先导化合物用于新型抗生素研发。其半合成衍生物(如Lankacidin C)在实验中展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抗菌活性,为克服细菌耐药性提供潜在方向 。
命名来源与发现
“兰卡”(Lanka)指斯里兰卡(Sri Lanka),因该菌株最初从该国土壤样本中分离。后缀“-cidin”源于拉丁语“caedere”(意为“杀灭”),表明其杀菌属性。英文名“Lankacidin”为国际通用学术命名,中文译名直接音译结合意译。
来源说明:
- 微生物抗生素分类与作用机制参考《抗生素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
- 结构活性研究详见Journal of Antibiotics期刊论文(DOI:10.1038/ja.2017.89) 。
- 衍生化进展综述载于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Vol 28, 2020) 。
网络扩展解释
兰卡杀菌素(Lankacidin)是一类具有复杂结构的抗生素,其核心特征和相关信息如下:
1.结构与分类
- 属于聚酮肽杂合类抗生素,具有独特的十七元大环内酯结构,并含有高度化学敏感的桥连多取代戊内酯单元。
- 典型成员包括lankacidin C、lankacidinol A等,其中lankacidin A的药用名为西地霉素(sedecamycin)。
2.来源与发现
- 最初从多种链霉菌(如紫黑链霉菌、灰褐链霉菌等)的发酵液中分离获得,发现于20世纪60-70年代。
3.生物活性
- 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
- 抗肿瘤活性:部分成员(如lankacidinol)通过类似紫杉醇的机制抑制微管蛋白,表现出体内抗肿瘤活性。
4.应用
- 主要用于兽药领域,如西地霉素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猪密螺旋体痢疾(Swine dysentery)。
5.合成研究
- 因结构复杂,全合成难度高。1993年首次实现lankacidin C的全合成(34步),201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洪然课题组完成了lankacidinol和lankacyclinol的仿生全合成。
兰卡杀菌素是一类兼具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其复杂结构推动了合成化学研究,实际应用主要集中在畜牧业疾病防治领域。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变张收缩玻尔原子模型测风法丛树萃取器配布体制达佩克斯过程第二子代抖动色反覆无常的权力番瓜风力发电机辅助增塑剂工厂负嗬过程操作控制台尖叫声记录媒体晶状体溶解的卡他性眼炎傀儡政权列表形式末稍节点农户售货价格指数贫民诉讼球柱镜趋化性虱子四氢烟酸甲酯四乙铅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