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核磁共振仪英文解释翻译、超导核磁共振仪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NMR spectrometer with superconducting magnet
分词翻译:
超的英语翻译:
exceed; go beyond; overtake
【计】 hyperactive
【医】 per-; ultra-
导的英语翻译:
guide; lead; teach; transmit
【医】 guidance; guide
核磁共振仪的英语翻译:
【化】 NMR spectrometer
专业解析
超导核磁共振仪(Superconduct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nstrument)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NMR)原理的高精度科学仪器,其核心组件采用超导材料制成的线圈,可在低温环境下产生高强度稳定磁场。该设备通过检测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共振信号,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动态特性。
术语解析
-
超导(Superconducting)
指线圈材料在临界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特性,可大幅降低能耗并维持磁场均匀性(参考《中国国家标准GB/T 2900.99-2020》中"超导技术术语"定义)。
-
核磁共振(NMR)
原子核自旋磁矩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现象,英文全称为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946年由Bloch和Purcell首次观测(《自然》期刊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报道)。
技术特征
- 磁场强度:超导磁体可产生1.5T至21T的静磁场,是永磁体磁场的10倍以上
- 应用领域:医学影像诊断(如医院MRI设备)、材料科学分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技术白皮书》第5章)
- 液氦冷却:需通过-269℃液氦维持超导状态,新型设备已实现闭环制冷技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技术报告)。
权威数据来源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定所发布的《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校准规范》(YY/T 0481-2023)中明确规定了超导型MRI设备的磁场均匀性测试标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 Central收录的多篇论文(PMID: 38129345, 2024)论证了其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灵敏度优势。
网络扩展解释
超导核磁共振仪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NMR)原理的高精度分析仪器,利用超导材料在极低温下产生的强磁场,检测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以分析物质结构。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基本构成
- 超导磁体
由铌-钛合金线圈绕制而成,通过液氦(-269℃)和液氮冷却维持超导状态,产生稳定高强度磁场(如500MHz对应11.74T)。
- 探头
包含射频线圈和梯度线圈,用于发射射频脉冲并接收信号,支持变温实验(-100℃至+150℃)。
- 信号处理系统
包括前置放大器、傅里叶变换模块等,将感应电流转换为可读谱图。
二、工作原理
- 磁场与能级分裂
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发生塞曼分裂,能级差为:
$$Delta E = gamma hbar B_0$$
其中$gamma$为旋磁比,$B_0$为磁场强度。
- 射频激发与共振
施加特定频率射频脉冲(满足$omega = gamma B_0$),使低能态核跃迁至高能态,产生共振吸收。
- 信号检测
高能态核弛豫时释放能量,接收线圈感应磁通量变化生成信号,经傅里叶变换得到谱图。
三、应用领域
- 化学分析:解析分子结构、反应动力学(如二维谱、变温实验)。
- 生物医学: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代谢物检测。
- 材料科学:分析复合材料成分及分子动态特性。
四、优势特点
- 高灵敏度与分辨率:超导磁场强度高(如1.5T、3.0T),信号更细腻。
- 稳定性强:超导线圈电阻为零,磁场漂移极小(如3Hz/h)。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型号(如Bruker 500MHz)或实验方法,可参考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科比林苄基薄荷醇篡位者导师制耳后突工业固有变量固有膜颌过直画面高度回扣加强预防作用基本属性节后神经元卡莱耳氏法克劳修斯-杜亨不等式可移植性理论临时年金铝红磷铁矿麦门冬毛细引力密码器钠聚合物破坏份子上颌寄生胎畸胎上颌颧的讼团结的脱甲基高石蒜碱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