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icrostrip
decline; profound; tiny
【计】 mic-; micro-
【医】 micr-; micro-; mikro-; mu
belt; bring; strap; strip; take; wear
【计】 tape
【化】 band
【医】 balteum; band; belt; chord; chorda; chordae; chordo-; cingule; cingulum
cord; desmo-; girdle; ribbon; strap; strip; taenia; taenia-; taeniae
tape; teni-; tenia; zona; zone
【经】 belt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医】 appearance
“微带状的”(英文:microstrip)是电子工程领域描述平面传输线结构的专业术语,特指由介质基板分隔的导体带与接地板构成的微波传输系统。其核心特征与工程应用包含以下五个维度:
结构定义
微带线由三部分组成:顶层为宽度0.1-3mm的金属导带,中间层为氧化铝(Al₂O₃)或聚四氟乙烯(PTFE)介质基板,底层为连续金属接地平面。这种结构支持TEM波传播,特征阻抗计算公式为:
$$ Z_0 = frac{87}{sqrt{varepsilon_r+1.41}}lnleft(frac{5.98h}{0.8w+t}right) $$
其中ε_r为介质相对介电常数,h为基板厚度,w为导带宽度,t为导带厚度(来源:《微波工程基础》第三版,David M. Pozar著)。
高频电路应用
在4-100GHz毫米波频段,微带线作为主流互连技术,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如AN/SPY-1相控阵雷达)、卫星通信馈电网络(参考IEEE标准145-2013)和5G Massive MIMO天线阵列设计(来源:IEEE Xplore文献库DOI:10.1109/TAP.2020.3048882)。
材料参数体系
介质基板的损耗角正切(tanδ)直接影响传输效率,罗杰斯公司RO4350B型基板在24GHz时tanδ≤0.0037,铜箔表面粗糙度(Rq)需控制在0.3μm以内(来源:Rogers Corporation技术白皮书Corp-202108)。
制造工艺标准
导带蚀刻精度要求达到±5μm,介质层厚度公差±2%,符合IPC-6018B Class 3航空电子设备制造规范(来源: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工艺标准)。
电磁兼容特性
相较于同轴线,微带结构辐射损耗增加约0.2dB/cm,需通过接地过孔阵列抑制表面波传播(间距≤λg/8)。在60GHz频段,辐射效率可达92%(来源:《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John W. Bandler著)。
“微带状的”通常指电子工程中“微带线”(Microstrip Line)的结构特征,它是印刷电路板(PCB)表层的一种高频信号传输线。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结构
微带线由表层金属导线和下方接地平面构成,两者之间通过绝缘介质(如FR4材料)隔离。其横截面呈扁平带状,因此被称为“带状”(如右图蓝色部分)。
命名来源
特性与优势
对比带状线(Stripline)
带状线位于PCB内层,夹在两个接地层之间,屏蔽性更好但传输速度较慢。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参数(如阻抗计算),可参考微波工程相关文献或PCB设计手册。
苯氧苯扎明表达式语法碘代酰基卤冻干器二硫双亚乙基次氨基四乙酸菲布林格氏征肱二头肌外侧沟广播室挥发减量交叉性复视静脉沟紧缩弧菌蕨类的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开发冷凝装置利润变动表螺丝刀美国通信协会内接频率重叠牵引角区域后继块商队闪耀的生根塔的剥淡段调用分类通用程序设计同源的推力轴承